第 34 部分  我说参同契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6/7) 目录 下一页(6/7)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81216/34.html

光滑。这还没有到神仙,是成 神仙的第一步。学佛的人得初禅、二禅时,就到了这个境 界。到了这个地步不用进美容院,就很漂亮了。

再看注解,“此节,特显法身之形象也。”这里讲法身, 是借用佛家的话,但是佛家对法身的解释不同。佛家讲法身 是涅槃境界,离相离名;道家讲的法身就是这个丹头一点, 天一生水,结丹以后生出来的身外之身。拿佛学来讲就是 《楞伽经》所讲的“意生身”,是身外之身,r体以外的身, 所以学佛修道不得“意生身”是谈不到成就的。

“圣胎初凝,一点元神,潜藏神室,混混沌沌,元黄未 剖,黑白未分,有如j子之状。故曰,类如j子,白黑相 符。”这末两句就是解释真正得定的状况。禅宗也一样,真 正开悟了没有不得定的,得了定,“圣胎初凝”就不动了, 身上的毛病早就没有了。如果身上还有风湿等老化病,就不 是了。像我们这些都没得道的,发苍苍视茫茫,就不行了! 得定时,一点元神“潜藏神室”,向内敛,这个内敛境界勉 强可说在心中,有形的可以说在心窝子当中,可是不能着 相,一着相就不对了。

这个时候叫混沌,上次讲过混沌跟昏沉的差别,你要注 意了,这个混混沌沌,其中一点灵明不昧,没有昏沉,可是 外面的身心都转变了。这等于“元黄未剖”,“元黄”是《易 经》坤卦的道理,像太y快要落下去,yyj会时的一片昏 黄之象。所以到了混沌元黄境界,就是一念灵明在内,外面 的身体柔软,气住脉停了。“黑白”代表yy,“有如j子之 状”,混沌未分,“故曰类如j子,黑白相符”,这是结丹以 后的第一步。

―? 误处境界在何处

1 “神室中间,方圆恰好径寸,法身隐于其中,优游充长,

与赤子原初在母腹中,一点造化。故曰,纵横一寸,以为始 初。”这个时候丹头一点不在脑子里,你们修道守窍啊,密 宗的三脉七轮啊,这个时候都不谈了,因为都过啦,气脉早 打开了。这个时候那个真正的境界,在我们身体的中心点。 我们身体也怪,到处都是三角形,你看密宗画的坛场,生法 宫就是三角形。我们人体上很多啊,你们懂了就晓得修道。 脸上三角形,两个眼睛到口鼻三角形,两个r房到肚脐三角 形,两个r房到上面喉结三角形,到处是三角形!下面下去 也是三角形。所以中国的东西也是根据这个来的,连香炉也 是三脚香炉。可是你们现在工夫不到,认为道家守在三角 形,自己搞得心痛,胃气不通。所谓“神室中间”,有些道 书说“中黄神室”,“中黄”就是中宫,“神室”中间方圆恰 好一寸,这个寸不是现在的寸,真正的一寸,学针灸的人知 道,有些部位是以自己中指中间一段为标准,道家称这个为 一寸三分,每个人身体不同。

譬如说喉管三寸也是这样一个量法,这个我告诉你,中 国文化现在都没有了。有一种草药叫葛根,四川的特别好, 一个人打摆子发冷发热,胃里有细菌消化不良,中医、西医 都没有办法,搞了一年多都好不了。当地找来一个乡下人, 用土法子,那真有本事,他一看这是疟疾打摆子,就去找一 个葛根,把外皮一扒,里面白得像葱白一样。他把病人手指 头拿来一量,我在旁边看他是个内行,量了就把葛根切好长 | 228 | 一

度,从病人喉咙里一直c下去,等一下他一抽出来,那个人 就好啦。我问病人有什么感受?他说那个东西下去,感觉好 像有个东西咚一下掉下去啦!就没有啦!就是很久的消化不 良,像在胃里头长毛了,没有办法化掉。这是中国人用的老 办法,我现在可惜,那个到胃里头几寸忘记了。还有一个懂 得中药修道家的,不管什么病找到他,很简单,随便出去抓 一点草药洗洗,吃了就好。我要拜他为师,他说条件是你什 么都不要做,跟我三年。我一听这三年跟你,做一个草药 的,这有什么用呀?我现在想想很后悔,跟他三年,这个草 药就学完了,能救多少人啊!笨!可是来不及了!人没有三 头六臂,要学的东西太多,学不完啊。

“方圆恰好径寸,法身隐于其中”,说那个丹头一点,混 沌境界就在中宫。“优游充长”,在禅宗就是“任运”,让它 自己充满。“与赤子原初在母腹中,一点造化”,道家叫怀 胎,没有真的胎儿,等于婴儿在娘胎里慢慢长大的现象,修 道的境界是一样的。所以《参同契》上讲“纵横一寸,以为 始初”,就是这个道理,真结了丹那个境界是在这里,这叫 初步。

丨丨’

弟 七

混沌境界须多久 筑基结丹再养胎 长养圣胎的变化 急生身成就了 进i步再造乾坤 魔来了

混处境界须多久

“圣胎初凝,一点元神,潜藏神室”,这个是得定的时 候,定有很多种,道家的这种得定是进人混沌境界,就是非 空非有、不空不有这一念。有一念已经不是了,没有一念也 不对。当真到身上来时,道家所谓工夫来找我,不是我去找 工夫,它自然回转了。儒家朱熹朱夫子所讲的“一念回到腔 子里”,当然朱夫子能不能到达这个境界不知道,他那个说 法是对的。一念回转,禅宗达摩祖师也讲过,“一念回


第 34 部分(6/7),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