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器  梦里的岁月长河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4/7) 目录 下一页(4/7)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70388/28.html

以后,历代都有不少仿制品。有的器表满布浮雕的谷纹或蒲纹,有的阴刻出四山纹,寓安定四方。

玉璋

玉璋的形状,和玉圭相似,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璋的种类据《周礼》中记载有: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5种。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三类:第一类“赤璋”是礼南方之神的;第二类“大璋、中璋、边璋”是天子巡守用的;第三类“中璋、牙璋”是作符节器用的。“赤璋”是用赤玉(玛瑙)做的璋,是祭南方之神朱雀的。

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址分别出土过3件玉璋,为迄今所知最古老玉璋。西周的玉璋比较少见,器形与商代相近,器身窄长,尺寸较小,中略内凹,三角形端刃一尖长,一尖短,长方柄,扉牙之间亦饰平行阴线。春秋玉璋形状较多,或呈扁平条形,素面无纹;或端刃内凹,作弧形;或首端呈斜角;或上、下端皆微作斜角,身两侧一边微弧,一边似斜刃。战国以后,出土玉璋几乎不见。

玉璋除用作六器之一外,《周礼,考工记》中还有“大璋亦如之,诸侯以聘女”的记载。玉璋还是天子巡狩的时候祭祀山川的器物。大山川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小山川用边璋。所祭的如果是山,礼毕就将玉璋埋在地下,如果是川,礼毕就将璋投到河里。《周礼·典端》载:“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后来也有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的诗句。随着数目的增多,对玉璋的认识也更加清晰。

玉璜

一种弧形片状玉器。《说文》称:“半璧为璜。”实际上古代的玉璜不仅限于规整的半璧(半圆)形。璜在“六器”中被作为,《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玄璜礼北方。”但在考古发掘中,多发现于人的胸腹部,挂系一种佩饰,并往往是组玉佩饰中的佩件。资料表明,各个时代的玉璜除具有圆弧形的特征外,其形制的变化非常大,只有少数是规整的半璧形。璜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器形制之一,早在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中就有了玉璜。良诸文化开始普遍制造和使用璜。商、西周时期,玉璜仍普遍地使用。从现今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看,此时绝大多数的玉璜,仍是作为典型的装饰品使用,关于璜的用途,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春秋战国时佩玉盛行,玉璜作为成组佩玉的组成部分大量出现,其形式和纹饰极为丰富,并出现了许多异形璜。汉以后,玉璜作衰退势。所见南朝和北齐的玉璜均作弧形素面状,两端靠外周处钻孔,有的在内外周缘还包镶金边,与早先稍微有异。南北朝时,官服需悬挂玉,玉璜重新出现,此时玉璜已演变为梳背形或菱形,形状异于前代。这一时期佩玉在社会中流行的范围很小,因而玉璜的数量极少。唐代贵族妇女喜佩戴成组佩玉,佩玉的主体是云头状玉璜。同南北朝时相同,玉璜在当时颇为罕见。宋至明清伪古玉中多有小型玉璜,其目的不外于供玩赏和收藏,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佩带的已演变成玉锁、玉牌等新的形式。

玉琥

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和传世的虎形玉器,有圆雕、浮雕和平面线刻的虎纹,多作为佩饰之用。玉琥位于6种瑞玉之末。据文献记载,琥是以白虎的身份来礼西方;以虎符的身份来发兵。但从目前出土发掘情况来看,尚未见到琥的实物。

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圆雕和浮雕玉琥各4件,都有孔,称为虎形玉佩,属于装饰品类,并不作为发兵或祷旱之用,也不是仪礼中使用的瑞玉。因此有人认为,表面刻虎纹的玉器应依器命名,前加“虎纹”二字;对于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称虎形玉佩,无孔的可称为玉琥。

商代玉琥或作圆雕,或作薄片雕。昂首,圆眼或“臣”字眼;张口露齿,身饰云纹或条形纹等;屈足,作行走状,长尾后卷。西周玉琥为扁平体,昂首,圆口,身细长,装饰简朴。春秋玉琥仍呈扁平片状,俯首,或躬身,或直背,椭圆眼,上唇上卷,下唇内卷成孔,肢足前屈,作伏卧状,长尾下垂,尾端上卷成孔。身以双阴线饰龙首纹、云纹等,周边轮廓线饰绳纹。战国玉琥基本承袭春秋玉琥造型,但雕工更加精湛。

汉代玉琥多以一种纹饰图案出现,装饰于玉铺首等四灵纹中。单独的琥形佩其头部则很像龙头,轮廓线也饰以绳纹。金代的“秋山玉”中,琥的形象较多,一般作低首蹲伏或回首伏卧状,圆眼细眉,简洁生动,表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善狩精射的勇猛之气。

元代玉琥作行走状,俯首,单圈眼,身以双阴线刻长短条斑纹。明清时期玉琥圆雕较多,细部刻画一丝不苟,注重写实,尤其对琥的神态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以体现琥的威猛之美。

玉铲、玉斧和玉钺

玉铲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甘肃、青海一带的齐家文化等都有出土。玉铲的形制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工具石斧,二者在外形上一致,但从考古出土的玉铲观察,一般均无使用痕迹,可以断定它己从实用的工具中分离出来,成为氏族社会祭祀或仪仗专用器物。

这一时期各地所出土的玉铲形制特点不一,考古学中一般把一端有刃的扁平长方形或梯形玉器定名为玉铲,有的铲在端部有钻孔。新石器时代的玉铲除山东龙山文化个别器物琢有早期兽面纹外


礼器(4/7),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