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行云听着听便偷偷问道:“尘出道长所言的深幽是指为何?这个名词虽有耳闻却不知其义。”
这时广清散人已经很有经验地悄悄的将自己的位置移离两位争辩中的道子,他可不想卷入那场不会有正确答案的争论,卷入两名道行高深的道子的战火绝对对是件聪明的行径,在外旅行多年的广清早已经练就避开事非的好功夫。
对于季行云的疑问,他到是很乐意回答。之前在南郡时,季行云只算一位值得交友的朋友,如今他来到道门的聚会就代表他具有修道的资格-虽然带他过来的上清道子不大愿意正视这个事实。
“所谓的深幽是一种很难解释的情境,如果道行没达到探访深幽的境界是无法理解何谓深幽。初习之法,先得断除五识,让眼不能视、耳不能听、鼻不能闻、舌不知味、触不知觉之后让自身处于混源蒙蒙之境。一般人若身受如此情境大致无法身受,这种黑暗、无所知无所觉的状态足以将人逼疯。不过若能定心自探很快就能发现自己还没失去一切的知觉,这时真气的知感就能觉醒,然后就能看见世界的另一面、一个如梦如幻却表现出世界最真实运作的景致。以真气知感所见的世界我们就称之为幽异之界,用这方法看东西则为幽视。然后以幽视之能探查自己的身体,全身的血气、真力运气则为探访外幽界,然后再进一步寻入内田的运作则为探访内幽界,最后进入内田内部极细微的部分则为探访深幽。不过散人我也只能初窥内幽,还无法成为深幽的探索者。”
季行云想了又想,诧异地传音再问:“这可能吗?真气的运作最后是以丹田为收受一切知感的地方,就是要查探自己的身体运行也会受到相当的排斥现像而难以窥全貌,只能专一真气步步探索,但这真气一回丹田则溶于内气之中归化混虚再难知感,怎能加以幽视?”
季行云的传音让广清散人大是惊讶,他反问道:“你已经能够幽视万物,初会幽界!”
惊讶之下广清散人忘了要用传音,急着直接喊叫出来。
他的声音让争论中的两位道子停下辩论,让三对目光集中到季行云与广清散人身上。
尘出道子首先说道:“广散你也太会开玩笑了。没错,习得幽视之能提高真气知感是寻觅天地运行大道的‘基本’功夫之一,但是这项技艺没苦心研修二十载恐难有所成。这位季居士不过二十初头,难到他打娘胎就开始习武修道?况且以他所有真力想要自断五识恐有未逮,怎可能寻探幽界?”
守真道子亦道:“非也非也,入幽之法重机缘与悟性,可比外求渺茫的天地更有突破界限的可能。那是只求被不求内的人所能了解。”
两位道子因为意见分岐,话提跑到季行云身上也要争他一争。
上清道子暗自摇头,说道:“两人之言均是有理。以季居士之能确有不足,但亦可能另有福缘。不如请季居士演练一番,让咱们到幽异之境再会旣可得知。”
“这好!散人我先入幽去也。”
广清散人率先闭目自断五识潜入幽界。
“广清还是如此好动性急,那我也去也。”守真道子不断五识,只是微微闭目神识就与幽异之境相连。
上清道子叹道:“真不愧是深幽的探索者,小道自叹拂如。”
说完上清道子也自断五识,潜入幽界。
这时就凉亭中就只剩季行云与尘出道子两人保有五观六识,尘出道子发出令人安心的语气,微笑言道:“若是力有未逮切未逞强,自断知觉是非常危险之事。大可量力为之。”
“尘出道兄别说他人,你还不过来?”
“这不就来了。”
不用断绝五感也能进入幽界,季行云可由衷地佩服起守真道子,看到诸位道子都己进入真气知感的世界他也运起真气截断五感的神经,让自己的种种感官与知觉消失,使所有的精神注意集中到真气的知感与交流之中。
再一次季行云来到这个纯粹由真气与能量交流与活动所组成的世界。
在这里所见的与肉眼所见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知感到的是一点点的能量,一道又一道的能量流,各式各异不同的能量组成世界万物。
四名道子是他在这种意境下见过最具人形的四位,强大的真气在体内流动构成了鲜明的人形的图案,只是在丹田部位特别深刻。
由真气的认识,季行云发现上清道子的真气团是四名道士中最弱的一位,他与广清散人一样在凝实的内田之内似乎都还藏着一个若实的真气疑球,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内丹。
而另外两位则更具实体的人形,不过丹田部位却让季行云无法瞧透。
季行云还发现尘出道子的能量团每隔数秒就会射出一道不弱的真气流往天上飞去。
好奇之下季行云运气追迹,到了天空数百影之遥几乎要放弃之时突然发现一颗质若丹田的真气团高挂在空。而这个真气团的性质与尘出道子同出一脉。
这种世界处处是惊奇,季行云四处观察了好一点才想到来这是要与四名道子聚会于幽异之境,可是又不像守真道子那样能够不闭五感就进入这种情境怎能向他们说明自己也已到来?
这时候广清散人放出了一道真气送到季行云身上,那股真气一碰到他就消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