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迫击炮  扩张之路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82610/318.html

普通火炮和机枪无法发挥威力。俄国炮兵军官列昂尼德戈比亚托利用臼炮弹道高、射程近的特点,和旅顺城防司令康德拉坚科将军一道设计出了第一门迫击炮,其炮身为海军的47毫米臼炮。安装在轮式炮架上,便于推行。

然而戈比亚托发明的迫击炮是由海军臼炮改装而来,虽然射程近,但无法拆成可携带的部件,步兵小单位作战使用起来仍然不方便。因此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发明家温弗雷德?斯托克斯爵士在1915年发明了斯托克斯式战壕迫击炮,现代意义上的可分解、便携带的迫击炮方告问世。

作为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人,严绍当然不可能会不晓得迫击炮这种武器。

但是同样,作为一个普通人,严绍对迫击炮的原理也不是很了解。

事实上他对迫击炮的理解也仅限于‘成本低、使用方便、从炮口填装和战壕战专用武器’。对严绍来说无论是考虑到可能会出现在青岛的日军,或者是一战中战壕战的残酷性,迫击炮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装备。

而且由于迫击炮的成本低,威力却不算少,装备这种武器也可以有效增强国社军的火力。所以在年前的时候严绍就已经开始让兵工厂的纪玉山研究这种装备。

如果只是造一种曲射炮的话,这自然是很简单的。别的不提,只要参照着日俄战争时出现的原始迫击炮就可以了。问题是严绍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曲射炮,他更需要一种成本低廉,且可以让步兵方便携带的超轻型火炮,这也让兵工厂内的专家们伤透脑筋。

不过如果能研究出来,那么带给这些专家们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在这方面严绍一直都表现的十分慷慨。

所以在经历了大半年的时间后。这些兵工厂的专家们总算是拿出了一些能让严绍满意的成果来。

“13式60,炮身全长725,全重21.3公斤,最大射程1300米,射速平均每分钟20发,最大射速可以达到30发…”说到这里纪玉山回头看了眼让他和兵工厂不少人忙了大半年的作品后再次补充道。“这个只是最初的定型产品,眼下我们正在对其进行改进,别的不太好书。不过射程和重量应该还有优化的可能…”

“除此之外,根据都督您的要求,我们也设计了80这两种口径的迫击炮,目前已经进入定型阶段。就目前而言,80口径的迫击炮重量为43.口径的迫击炮重量为216公斤,射程为3300米,相信在年中或是年末的时候就可以正式拿出来了…”

一门德造‘1速射山炮’的重量大概为600公斤,同口径的法制‘751906/09年型山炮’则是627公斤。一门德造‘1山炮’的重量也有275公斤,而一门60口径的迫击炮只有20公斤,可想而知这种重量上的优势究竟有多大。

顺带一提,目前国社军装备的75山炮’,重量为529公斤。没办法,谁叫1913式山炮直到今年才定型生产,就连德国那边也没多少门呢?

不过严绍到是没打算从德国购买这种最新式的山炮,尽管就在不久前德国的克虏伯公司才派出代表来,想要向严绍推销这种德国最新式的小口径火炮——————对于克虏伯公司来说,一次就购买了数百门各式火炮的严绍已经成为克虏伯公司在亚洲最大的客户了。

严绍对德国的大口径火炮技术还是很有兴趣的,为此甚至还与克虏伯公司合作,从德国购买了许多大口径重炮的技术,比如说150口径的加农炮、榴弹炮图纸等等,只是限于兵工厂的技术水平所以暂时还没能生产出来。

不过前不久纪玉山他们已经试制了一门150的大口径榴弹炮,据说性能还算不错,对105轻榴弹炮的仿制工作进行的也还算顺利。

就目前而言,兵工厂已经开始根据从德法等国购买的技术,开始自行设计75口径的火炮。暂且不提性能如何,既然自己已经能生产了,又何必对外购买呢?

————————————————————

“这种60迫击炮的话,已经可以正式生产了吗?”

低头想了想,严绍低声询问道。

“可以了。”纪玉山回答的到是很痛快。“这种装备的射程虽然很近。但是威力并不算小,再加上结构简单、成本低,以兵工厂现有的设备就可以进行生产,而且产量绝对不会少…”

“那这么一门迫击炮需要多少人来操作?”

“5个人最好,因为这门火炮本身可以被分拆为三个部分,不过实际情况下3个人就可以了。如果情况比较紧迫的话1个人也可以,只是会影响到使用效率而已…”这些都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考虑的,所以纪玉山想也没想就已经回答道。

20公斤重的火炮,只比国社军目前装备的麦德森轻机枪重上两倍多一些(麦德森机枪重9公斤多),哪怕是1个人也可以抱着走,只是长途行军当中负担难免会大一些。所以才会有分拆成三个部分的说法。

不过实际情况下,包括弹药手在内3个人也就够了。

听完纪玉山的话,严绍点点头没有再多言,只是看了看纪玉山身后的那门迫击炮。与国社军目前列装的火炮相比,简陋的外表,灰色的炮身显得那么的不起眼,然而就是这么一种不起眼的武器。却从被人类发明出来开始就一直使用者,并最终使用到了一百多年后。

按照严绍的预想,这种60口径的迫击炮将会分配到排一级,也就是说


第三百一十八章 迫击炮(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