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南京窘境  扩张之路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82610/240.html

数字5,整个钞票印的十分简陋。基本上没法和后世的钞票相比。

顺带一提,在中华民国这4个字上是有阴影和描边的,再加上钞票又有些小,字还是繁体,华字和国字远远看去基本上就是两团黑点——————就算眼神好些的估计差不多也是这样,还好汉字的话只要有前面和后面的字,就能猜出大致的意思来…

暂且不提临时政府的信誉如何,单看军票的简陋程度。南京城的老百姓不买账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除了这种5元的外,还有一种是1元的钞票,基本上大致相同,只不过花纹的颜色变成了橘红色,中华民用钞票也变成了中华民国南京军用钞票,另外还有南京通用银元和三个月后兑换的字样,除此之外基本上没什么区别。

话说回来。三个月后临时政府还存在吗?

“除了军票的话,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见陈锦涛在那里抱怨,黄兴有些无奈的道。

他是陆军部长,下面的人讨饷自然是先找他。如果单只是这样也就算了,偏偏很多来讨饷的人都是他的熟人,他黄老爷子又是个好面子的人。现在这个位置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如坐针毡…

陈锦涛是临时政府的财政部长,换句话他就等于是临时政府的财神,所以在这个话题上他的话也是最有分量的。

只是看着众人希翼的目光,陈锦涛却是一阵苦笑,现在这种情况他又能有什么好办法?最后也只能道。“现如今最实际的办法。就是借钱,也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

“借钱…”听到这个办法。孙中山和黄兴他们彼此互相对视了一眼。

这个主意他们当然不是没想过,只是在和外国银行联系的时候,人家根本不愿意借钱给他们。

“不是还有那个严绍吗?”见孙中山他们都闭口不言,陈锦涛连忙开口道。“那可是个大财主,如果他能支援一下的话,至少能缓解一下眼前的难关…”

哪怕是陈锦涛也听说过严绍的名字,没办法,业内实在是太知名了——————陈锦涛曾经担任过大清银行监察、度支部预算案司长、统计局局长、印铸局局长和币制改良委员会会长,不然孙中山也不可能让他做财政部长。

在陈锦涛看来,只要严绍愿意稍微支持一下,就能帮助临时政府度过难关。

一旁的宋教仁苦笑了一声。“电报我们已经发出去了,只是安徽那边还没有回信…”

“那看来只能等回信了…”陈锦涛也有些无奈。

就在他们说话的功夫,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紧接着现如今正担任孙中山秘书的胡汉民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封电报。

“胡秘书,脸色怎么这么难看?”瞥见胡汉民的脸色,坐在一旁的柏文蔚奇怪道。“是不是又有什么坏消息…”

听到柏文蔚问话,胡汉民的脸色虽然难看,但还是勉强回答道。“安徽方面回信了?”

“哦?说的什么…”听见安徽方面回信了,孙中山他们顿时看了过来,只是在看到胡汉民的脸色后心底却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不过这次胡汉民却并没有回答,只是把电报交给了孙中山。

接过电报看了看后,孙中山的脸色顿时也变得难看起来。

见孙中山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黄兴和宋教仁等人连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逸仙,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走到孙中山的身边,黄兴有些好奇的问道。

对黄兴的问题,孙中山也没有回答,只是把手里的电报递给了他。

接过电报低头一看,黄兴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电报上的内容很简单,对于临时政府想要借钱的事情,严绍并没有反对,只是很简单的提出了几个问题。首先,钱借出去后什么时候能归还?如何归还,其次,现在清室已经退位,就连参议院都在准备迁移到北京去,换句话说现在的南京临时政府用不了多久就会解散,到那个时候严绍是该朝南京要钱。还是该朝北京要钱?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如果是管袁世凯要钱的话。袁世凯会给吗?

“……自安庆光复以来,军政府共减免各项杂税三十余种,使百姓得以享受光复成果,然军政府之财政亦因此陷入困境。中央政府有难,绍自然愿解囊相助,若无袁公书面担保,请恕绍无法以皖省微薄之财力供中央政府之用。”

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严绍并不是不帮忙。但是首先你给有袁世凯提供的书面担保。毕竟大家都很清楚,用不了多久南京政府就要烟消云散,到那个时候如果没有书面担保的话,严绍到哪要钱去?

如果连钱都不知道该找谁要的话……现在军政府免除了差不多30多项杂税,收入本来就降低了不少,这个时候才掏钱资助中央政府……总不能拿纳税人的钱财打水漂不是?

然而看着这番话,孙中山及陈锦涛几人却气的浑身直发抖…

安徽没钱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减免了那么多的税款,又多了那么多的项目,真要认真算起来的话恐怕军政府的赤字比收入还要多出许多倍来。

至于让袁世凯来个书面担保?这种事用膝盖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

孙中山他们本来也没打算用安徽军政府库房里的钱,而是打算让严绍私人借出来一笔,至于稍后怎么归还……这个就之后再说了…

大概就如那3个月后兑现的军票一样,不过3个


第二百四十章 南京窘境(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