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  走过心灵那一端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7) 目录 下一页(2/7)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81171/9.html

,但结巴的不厉害,只要在着急的时候,或者是脑袋里的问题一时卡了壳时才结巴;小结巴就是为民——丢麦子,点不清数时,唱数的那位。

“成瑞,有大喇叭呼叫一下就行了,g吗还叫你跑一趟,是不是有急事?你鸿远叔不在家。”刘瑞芬说。

“不,不,不——道。”刘瑞芬问话问的太快,成瑞的脑子里转不过弯来,不知回答什么,怎么回答才好,“停停停停——了。你告告告告——就行了。”

周成瑞的意思:第一是回答“不知道主任叫张鸿远有什么事儿”;第二是回答“停电了 ,不能广播”;第三是回答“转告张鸿远就行了”。不过,同时让周成瑞回答这三个问题,有点过于难为他了,但周成瑞还是勇敢地应付了这三个问题,其结果是:一方面,回答了三句话,只好把几个关键字省略掉;另一方面,尽管做了如此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周成瑞的脸还是憋了个通红,本来就有些黑的脸几乎成了紫s皮球,那双又大又圆的眼珠子差点从眼眶中溜出来,把个正要出门的建诚看呆了,建诚以为那双眼睛要掉下来似的,直下得吐舌头。

“妈,我要去‘学雷锋,做好事’去了。”建诚跟在刚走出街门的成瑞身后,边做鬼脸,边跟刘瑞芬说话。

刘瑞芬说:“见了你爹,告他一声,记住了没?”

建诚应了一声,跑下了青石古道。

建诚是四年级小学生,逢礼拜天总是同纪忠、玉梅、青翠、小栓一起给军属扫院、抬水、挑红土。前头沟一共有五户军烈属:

东头五梅家的丈夫是武工队员,被r本人杀死的,但她家养殖蜜蜂,他们不敢去。而且五梅老太的媳妇不喜欢孩子们去她家,她太精g了,g净的连个孩子也生不下。

北梁的拐三狗,是朝鲜战场受的伤,确切说,是在第二天准备跨过鸭绿江时摔断了腿,因此,他本来就很短的腿又不得不跛了一点。他的闺女兰兰跟建诚是一个班,长的很胖,很能为那位河北侉老师看的起来,为此建诚他们一帮差等生很嫉妒,也正为此,他们也故意不去拐三狗家,以示报复。

村中东头嘴霍家,是三年前儿子参军的新军属。霍家从百崖坡迁来,霍家放羊的老汉吹的一口好口哨,村中人给起个外号叫“百雀”,他家院子挺大,原来是大财主张根斗的上院,土改后上院分给五户人家住,建诚他们去霍家不知扫哪块地为好,于是一般也不去霍家。

村西有两户军烈属:一户是纪忠家,纪忠的哥去年参加陆军,但纪忠不让同学们去他家,大概是觉得去他家怪不对劲儿,哪有自己给自己家g活儿还能算做好人好事呢,于是他们只好去离纪忠家三十米的毛桃大娘家。

建诚他们非常喜欢毛桃大娘家。

毛桃大娘姓杨,丈夫是一位非常厉害能g的战士,是有名的武工队英雄。岁数大一点的学生们都听大人们讲过他的英雄故事。他最著名的事迹是“套院除j”。说的是河洼出了个汉j二流子吴汉林,不但出卖八路军情况,还把妹妹吴花送给r本三原小队长做姘妇。那年八路军连续有三个工作人员被捕,经侦查是吴汉林告的密,这下了毛桃大娘的丈夫周有庆。

周有庆发誓要g掉吴汉林。一天他带了五颗手榴弹,一把二十响来到河洼。吴花自做了三原队长的姘妇住的是大财主要世雄的大套院。周有庆用大刀片砍死大门上的卫兵,没有走大门,翻身越墙进了大院。在二门上又砍死两个保安,在里院他抓住了大吴花,要吴花炒菜请吃,吃完了陪他睡。吴花趁炒菜的工夫,让她的一个侄儿悄悄给她哥吴汉林送去了信儿,工夫不大吴汉林和三原队长从炮楼上带着两个r本兵、三个汉j一共七人扑到要家大院。当他们砸大门时,周有庆早已把吴花赤条条绑在里院的红漆柱子上。周有庆看看大门将被撞开,便打了一枪来到二门。“通”一声大门被撞开,就这一刹那,周有庆在二门旁不见了,七个鬼子汉j扑进大门直奔二门,跨进二门就进了里院,这时只见二门的门头突然闪出一个人影,手一扬五颗手榴弹落到里院。浓烟升腾,一声巨响,接着是一阵二十响的“叭叭”声,里院八个人一个也没有活,吴花的大都被弹片削下来了。炸声刚停,烟尘未落,周有庆早已跑出了河洼。而这么个胆大能g的人物四九年牺牲在太原攻坚战中,那年毛桃大娘才三十八岁,膝下无子无女。

建诚他们去毛桃大娘家,不仅是因为他们听过英雄周有庆的故事,毛桃大娘在十多年前就双目失明了,是个小脚女人,失明后走路更不方便,的确需要人帮忙。

孩子们稚嫩的同情心自然都倾向于她了。

来到毛桃大娘家,建诚听到上院父亲的声音。原来张鸿远在与刘有老汉喝茶谈天呢,建诚先到上院给父亲传了话,便来到下院。

毛桃大娘与刘有老汉一家合住在一套院:上下院中间只有一道临时开的小门儿,门很窄,过一个人还凑合,过两个人就会把门挤倒。

坐在炕上的毛桃大娘隐隐听到孩子们又给她扫院、抬水来了,微笑着,嘴里自言自语说道:“娃子们真亲,真懂事,真听话。”

小学生们从不进毛桃大娘的家。

她太精g了,家里地下炕上,铺盖、桌凳、瓶罐总是一尘不染。孩子们很自觉地站在门口跟她说话,好像不忍心的样子,生怕一旦走进去会践踏了她的圣洁宝地。


第 9 部分(2/7),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