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  20世纪最后的浪漫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6/7) 目录 下一页(6/7)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79976/2.html

调编辑,因该报停刊未调进北京,现户口仍在南京,无公职,老婆孩子不在身边。他是90年搬到村里来的。

丁方的油画厚重、深沉,他的大地、天空、民窑,是原始的、纯朴的、苍茫的。他甚至把挤剩的空颜料锡管都铺开来粘在画布上,以增强作品的金属般的力度感和丰富性。

以下是香港《艺术潮流》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大陆中青代画家百人传》对丁方的介绍(廖雯撰写)──丁方

1956年7月出生,陕西武功人。

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获学士学位。

1986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1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个人画展

1983年在南京举办《四人画展》

1985年参加南京《江苏青年艺术周·大型现代艺术展》

1987年参加北京《走向未来画展》

1989年参加北京《中国现代艺术大展》

《陕北风情》组画 素描 1980…1981

《喂j》、《推磨》 油画 1981…1982

《抗旱》、《纤夫》 油画 1983…1984

《城》系列 油画 1984 三幅大陆私人藏、六幅台湾私人藏

《走出城堡》系列 油画 1986 大陆私人藏

《呼唤与诞生》系列 油画 1986 一幅长城艺术博物馆藏

《悲剧的力量》系列 油画 1987 一幅大陆私人藏

《剑形的意志》系列 油画 1988

《走向信仰》系列 油画 1989

《高原的灵魂》系列 油画 1990

丁方是中国当代 85 美术新潮的重要代表人物。

丁方的艺术创作,以其坚定执着的对民族精神的反省和批判意识,和始终不渝的〃在沉思、冲突、牺牲等精神境界里追求对痛苦力度的表现〃,在当代中国画坛显得格外突出且深具影响力。

黄土高原是丁方艺术的最初母题。早在八十年代初,他就曾多次去黄土高原体验写生。广阔的黄土高原不仅唤起了他童年的回忆,更重要的是这块深厚的文化母土所蕴含的雄浑力度,给他的灵魂以巨大的震撼和鼓舞,正是这弥久弥深的震撼,成为他日后对中国文化命运的思考与关切的最根本的起因之一。这时期他的一批组画,以其纯朴的造型和雄浑的力度体现了他对黄土高原的深刻理解,这一带超意味的理解的深刻程度使他能把一些普通的景观处理成既是现实的,又是永恒的。这对当时美术界〃乡土风〃由外向的纯朴和粗犷向内省式意念方向的转变产生了很大影响。丁方1983年所创作的《抗旱》、《纤夫》等作品以纪念碑式的画面构成,显示出一种蕴含在他以后作品中的英雄主义意向。

丁方1984年开始创作《城》系列,标志着具有独特精神内涵的油画语言开始走向成熟。这一系列作品将各种意味的建筑空间与壁面置于一个不可撼动的画面构架之中,一束神秘的强光不仅弥漫在天空,而且照耀在坚实、粗砺的城与土地上,形成了金属般的质感。整个画面的严肃氛围深刻地隐喻了现代灵魂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走出城堡》是《城》系列中的一个转折点,画面结构依然坚实,但厚重的笔触与强烈的肌理已初显表现主义倾向。在《走出城堡》之后,丁方作品中开始出现了巨大的面具造型,它是画家对中国古代青铜面具富于精神性的借用与阐扬。在《呼唤与诞生》系列中,坚实的描绘具有男性的强韧意志,有些局部甚至采用了浅浮雕的塑造手法,近乎抽象的面具作为一个文化生命的原始象征,凸现于繁复的结构之中,仿佛呼唤着一种埋葬在历史深层的苦难声音。这种苦难意识径直导致丁方创作了《悲剧的力量》系列与《剑形的意志》系列。《悲剧的力量》系列试图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上去表现对悲剧、苦难与力量的体验,画面广泛使用了埃及金字塔、基督受难、中世纪建筑等语言符号,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精神过程:批判意识→自我牺牲意识→精神升华(大人类精神)意识〃(栗宪庭语)。在这一系列作品里,丁方着重以团块语言表现物象的体量感。厚重的大笔触,厚薄不同的多层油彩迭压,炽密坚实的肌理效果,凝聚着丁方多年来在一次次挫折中执着探索的成果。1989年所作的《走向信仰》系列,其画面结构,色彩与笔法表现主义因素更为明显,人的躯体在动荡冲突中渐渐化为腾燃的火焰,其内涵具有墨西哥壁画巨擘奥罗斯科的精神。这里意味深长的是,丁方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是从黄土高原的体验中生发出来的。丁方认为:〃绘画艺术创作根植于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里。因此,在绘画这一创造性的精神活动里,最理性的内省深思与最感性的生命体验,最深邃的精神与最完满的形式应是融为一体的。也只有在这激动人心的浑然一体中,经过升华的灵魂的生命激情,才能赋予绘画形式以永久的光辉。〃

丁方的近期创作又返回了黄土高原。这是他在更高的层次上,以新的情怀对精神母土的再次寻访。在《现实与永恒的一瞬》、《高原的灵魂》系列中,我们隐约可见那山崮犹似人的躯体,沟壑如同脊背上被深深切开的伤口,它汇同血脉奔涌的河流而流向心底深处。这一批画作的笔触,较之以前更趋表现性,如溶岩般密度的色团滚涌于昏暗的天空下,在〃重金属〃的视觉效应中表现了强韧、


第 2 部分(6/7),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