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字数的老文(特酸,慎入,完全可不看)  间客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3/7) 目录 下一页(3/7)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79542/2.html

课桌里,然后很自然地拿何影的饭盒去吃饭,从而达到让他替她洗饭盒的目的。当时他们周四的下午没课,她便喜欢把他拉到江边,或是南湖边上挖泥巴,常常搞到日落了才回去,而且经常是在两位母亲的共同追捕下才落网。在这个时候,她总是会抢先装出一副可怜兮兮地样子说:

“其实我……嗯……我早就想走了,但影子他总是不干!”

由于挖泥时,她是指挥,何影是苦工,所以他的身上总是脏的,于是这也成了罪证,于是每个星期五的早上何影都会捂着屁股去上学,而她会一早就在路边等着他了,捂着嘴发笑。

然后她会很同情地,或者说是语带威胁地说:“影子,这次表现不错,下次继续,记住没?”

她小时候最大的爱好,就是拉着何影四处瞎混,而何影当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把她梳的整整齐齐的头发用手弄得乱七八糟。她其实很反感别的孩子碰她,但何影是例外。

她也很好强,尤其是在何影的面前,她不准他跳的比她高,跑的比她快,乒乓球打的比她好,下楼梯时,她也总要抢在他的前面。不知道为什么,当时还是个小男孩的何影也愿意遵守这些并不存在的规则,

或许这是因为他只是偶尔不注意打破了一次,下场便很惨的缘故吧。

那是一次小考,有一道填空题应该填大于等于号,何影故意把等于号漏填了,就扣了半分,结果没想到她填了个小于等于,结果老师扣了她一分。就这样何影多了她半分。成绩出来后,她揪着他的红领巾,推到教室后面,斥问他凭什么比她多半分,全班的小孩大概都已见惯了这种场面,所以也没人来救那个可怜的小男孩儿。

何影嗫嚅着说:“是老师给的,我怎么知道?”

“你填漏了一半,我错了一半,凭什么多扣我半分?”

小女孩凶狠狠的模样让何影相信,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班的数学老师是她的老妈,她一定会拿把水果刀冲进办公室把那半分要回来。于是何影只好买了包方便面做为赔偿,虽然那时候肯定没什么精神赔偿一说。

好在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并不多,她一向都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于是何影只好老老实实地做天下第二人了。

对面的四川打工夫妇削了个香瓜,很热情地递到何影面前,那个去看网友的小男孩很鄙夷地看了一眼,挥了挥手。何影满脸堆笑地接了过来,连声道谢,十分香甜地吃了下去。那对夫妇笑着向他点点头,他也点点头,但由于没什么说的,于是他又开始回忆了。

如果说因为委委这个小女孩,何影只是挨了不少皮肉之苦,那也就罢了。可问题是她总喜欢在吃过晚饭后,喊他出去玩。

而且通常不去什么好地方,一般是到千人碑去点蜡烛,或者是到小南湖去打手电筒。还记得有一次,两个人拉拉扯扯跑到湖边,委委用手电照着湖面上一堆乱七八糟的漂浮物,神秘兮兮地问他:“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何影紧张兮兮地抓着她的衣服,说:“是什么呀?”

她悄悄地转过来,用手电从下往上照着自己的脸,一字一句地说道:“那是一个苦孩子的水大胖。”

水大胖就是我们那儿所说的被淹死的人的尸体。

何影被手电筒映照下显得无比阴险的委委吓的落荒而逃,并且从此落下了怕水的毛病,以至于到现在为止,大家都知道他还是个旱鸭子。

不过说实话,小时候,两个孩子真的是挺好挺好的朋友,家里面有什么好吃的,他们都喜欢拿到学校,然后躲到学校前面那座阴森森的残破不堪的教堂里一起吃掉。

他们甚至还买了两只小鸡雏放到了教堂里的深草里,每天从家里抓些米来喂它们,这个工作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可是正当两个小孩以为可以养个对鸡夫妻出来的时候,小鸡却不见了。为此她哭了好久,何影也陪她叹气了好久。她说以后再也不吃鸡肉了,小男孩便很仗义地响应她的号召。

说来也巧,当天晚上家里就吃鸡,何影咽下口水,刨了碗饭便在老妈惊异的眼光里冲了出去,到委委家去找她玩。

更巧的是他一进委委家,便又闻到了一股很香的烧鸡味,委委的妈妈一见是他,连忙拉了个凳子,喊着再吃点儿,他大义凛然地拒绝,然后就发现委委手里拿着个鸡腿,很不好意思地看着自己。

何影有些骄傲地想,自己肯定是一个很有绅士风度的人,这一点从小时候的行事就可以看出来,比如他和委委之间,永远是严于律己,宽于待她的。

想到那晚,那个小女孩儿坐在餐桌旁拿着个鸡腿,十分尴尬的滑稽模样,他不由轻轻笑出声来。却发现对面的四川人夫妇不知道他为何发笑,很无助地跟着他笑了几声,而那个去看网友的小男孩益发觉得这些俗人不正常,给了何影一个近乎蔑视的眼神,把随身听的耳机塞到耳朵里,高雅去了。

接着何影又想起了小时候的很多事,但真正让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个周四的下午,那天下午,阳光明媚。

两个小孩偷偷地躲在教堂里,等所有的人都走光了,才溜了出来。

接着在那空旷的校园里,除了风拂林梢之声,就只听得见两个孩子的欢笑声,追逐声,吵闹声。

他们从教学楼的一楼爬到六楼,从最东边跑到最西边,他们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奔跑着,他们用着最大的声音叫嚷着


充字数的老文(特酸,慎入,完全可不看)(3/7),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