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节 耶路撒冷的归属  非和平崛起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76285/629.html

字架上抬下来后,就躺在这块石板上,他的鲜血渗入了石缝,把石板染成了红色。如今的石板看上去仍像是真有血迹渗透进石纹里。许多基督徒一进门便跪倒在石板前,不停地抚摸、亲吻着,日久天长,石板变得格外光滑。

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到一块约15米高的巨石,名为骷髅地,因其外观酷似骷髅而得名。传说耶稣就是在这里被钉上十字架的。沿着石梯爬上去,山上有两个教堂,在竖起十字架之处修建的那座,属于希腊正教;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之处建起的教堂,属于罗马天主教。

每年从耶稣受难日的星期五直到复活节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要抬着庞大的十字架,循着耶稣“受难之路”,一直走到圣墓大教堂,感受耶稣为人类所蒙受的苦难。

走在耶路撒冷,不论你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一个金黄色的大圆顶,在耀眼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就是穆斯林的圣地——岩石圆顶清真寺。而在不远处,与它遥相呼应的另一个圆顶便是拜真教中仅次于麦加天房和麦地那先知寺的第三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岩石圆顶清真寺,始建于公元691年,是迄今保存最完好、最为重要的***早期建筑杰作。取名“岩石”是因为寺里供奉着一块长17.7米、宽13.5米、高1.2米的巨石。据《古兰经》记载,一天,拜真教先知穆罕默德受安拉启示,深夜突然从圣城麦加骑着名叫“巴拉克”的神马来到耶路撒冷。在天使吉伯利的陪同下,穆罕默德在一块岩石上登九霄,遨游七重天,见到了古代先知,接受安拉的“天启”后于次日拂晓返回麦加。穆罕默德登天时脚踏的巨石,因而被穆斯林视为圣石,认为它与麦加天房中的玄石同样神圣。

据史料记载,为了纪念和缅怀先知穆罕默德的“登霄”之举,统治耶路撒冷的马立克哈里发,便在圣石周围修建了这座圆顶清真寺。据说,迄今巨石上还留有先知穆罕默德的脚印和天使吉伯利在穆罕默德“登霄”时抓稳岩石的手印。在巨石上,记者还看到一个小小的方洞,据当地穆斯林说,那叫做“魂井”,据说祈祷者可每周两次在这里遇见亡者的灵魂。

为穆罕默德而建的岩石圆顶清真寺也同样历尽了劫难。公元1033年,一场地震将其毁坏,但很快就被修复起来。而欧洲十字军东征,攻克耶路撒冷后,圆顶清真寺遭到洗劫并被改造为一座教堂,欧洲人用大理石盖住了穆斯林神圣的“岩石”,并在上面建了一座祭坛。公元1187年,萨拉丁收复了耶路撒冷,清真寺才重新回到穆斯林手中。

如今,阿克萨清真寺里每天都要举行5次礼拜仪式。无数的穆斯林在这神圣的地方按时完成他们的宗教义务,而世界其他地方的穆斯林也都把能在这里做上一次礼拜、追忆先知穆罕默德,视为一生中莫大的幸事。

3000年来,这座城市37次被征服,8次毁于战火。难怪后人感叹:世上若有十分忧,总有九分在圣城。如今中国国防军的飞机坦克已经抵达这座圣城的门外,而迎接他们的是疑惑的、恐惧的、忧郁的、温和的、赞赏的眼神,不过除了这些,似乎并没有人打算阻止他们进入耶路撒冷的脚步,这座城市的第38次征服由一群来自遥远东方的完全不同于三大宗教的将领们完成,他们信奉的是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

在丘吉尔的日记中,太初二十二年3月10日这一天仅仅有这么一行字:“本土战事平稳。近东地区我军继续战略收缩,今日放弃耶路撒冷。”或许这位曾经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国首相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笔触来描绘他此刻的心情,多言不如沉默吧。


第五百四十二节 耶路撒冷的归属(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