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韩信  月战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67659/2.html

人说韩信的一生成功始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但同样的他失败也终结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有一点区别就是前者是萧何和食漂母,后者却是萧何和吕后,因此也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

然而我却不这样认为,韩信的成功也失败都在于他自己,我想韩信死前回光返照时也能明白这一点吧,否则他也不会发出::“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那样的感慨了。韩信熟读兵书,不只是熟读而已,在运用上已经达到前无古人的宗师级人物,从他的大小百战都能看的出来他对孙子兵法的理解已经到达庖丁解牛如火纯清的地步拉,他的用兵深合兵无常行,水无常势之要,攻赵之时也可看出他深明军情第一的重要,并且在用间上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更深明孙膑《月战》中所说“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道理,所以说韩信在才能方面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怀疑,韩信之败,败于他在史记中相互矛盾的性格。

在乡里之时,由于难以忍受鄙视,大怒决然而去,不乞求别人的施舍;之后又甘受跨下之辱,忍辱负重;只身从军,三次另投明主,不得重用两次欲叛汉而去;可是后来真正成了刘项争霸的关键时,却死不叛汗;与下属议事常常谦虚谨慎,可与刘邦对话却往往恃才傲物(怀疑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司马迁从改史记故意留下的破绽)这些矛盾的性格就是他后来没能像张良陈平萧何等得到好下场的重要原因:注重友情,知恩图报,正是他恃才傲物后不能反击的软肋!

而之所以怀疑那些矛盾的性格是司马故意留下的破绽我是有一定依据的,只要大家看一看《淮阴侯列传》大家就会明白我的说话:为什么韩信在形式大好的情况下仍不肯叛汉,反而在天下大定,百姓厌战,而且自己手无兵权的情况下起兵造反?别忘了韩信初见刘邦之时对形式的分析十分透彻,他怎么能不知道那时侯叛汉不是时机,也不可能成功呢?也许你要说也许是他没能认同蒯通的话,不!他非常的欣赏蒯通,也完全相信蒯通分析有理有据,句句是实,否则韩信怎么会让他在活于世上呢?也正是他信了蒯通的话,他后来才做了很多违背自己的事情,他为了取信刘邦眼睁睁的看到自己同乡好友来自项羽残部的钟离昧横刀自刎,又后来学张良托病不朝,可是他的功劳实在太高太高,正应了蒯通之言,刘邦对他还是不放心,终于对他下手了。另外一方面,刘邦的行迹更可疑,大汉兵威将广,又怎么能轮到他去带兵平叛?有巧不巧的韩信偏偏在这个时候犯事,而且他回来的时候史记上这么说“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这喜从何来?恐怕是因为没想到韩信这么容易的就被摆平了吧!

其实大家只要一想就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刘邦妒忌贤才,对韩信有不放心,决定用阴谋诡计除掉他,要不是他的命令,谁能指使大汉第一红人萧何呢?于是就上演了一出收买小小家仆,栽赃嫁祸的戏,可是太漏洞百出,难道一个小小家仆的话就可以定开国将军的死刑么?而且不等刘邦回来就急急灭其九族了事。

其实我想司马迁要想把这段杀功臣的闹剧弥补的天衣无缝应该轻而一举吧,可是他就写的这么漏洞百出,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

回事,司马够阴险,够聪明,够厉害!

是的我的主角是韩信,但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写的不是他在古代的事情,我之所以甘冒牵强之险以半个韩信为主角一方面是由于私心,吾母韩氏,江苏淮阴人,疑系韩信后人也,我自然想给他平平反了,自己脸上也有光嘛;另一方面就是由于我所分析的韩信的性格,经过稍加改动很符合我的主人公。

最后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本书。则余心足矣!


2韩信(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