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儿换好鞋子,正准备去洗衣服,就看到迎面来了四个男人。
走在前面的人李玉儿认识,他是掌管这里方圆百户人家户籍和纳税的里长,然而李玉最儿关注的不是里长,而是里长后面的三个人,其中两个穿着半旧不新的差役服饰,另外一个穿着玄色直缀。
李玉儿看着平时鼻孔朝天的里长正躬着身子对他右边的直缀男子赔笑,就知道这应该是个官府里的人。浅水湾地势偏远,离县城远得很,平时没见过什么官府的人员,里长就是她见过的最大的官了。
“丫头,李三壮在家吗?”里长转过头来,又趾高气昂的拦住李玉儿问道。
果然是奔着她家来的,预感成真了,李玉儿还是装着没见过生人的害怕模样回道:“ 爹不在,您找他有什么事吗?”
“给你说了也没用,去找你爹回来。”里长不耐烦的挥挥手。
李玉儿对着家里喊了一句:“娘,里长来了。”就跑去找他爹。
一路上李玉儿都在思量,这些人到底来她家干什么?今年的税收已经交了;她娘还没有生,即使生了里长也不会专门过来上户籍。
不久,李玉儿在竹林找到了她爹。自从李财主家不需要短工之后,她爹就在砍竹子划篾条来编背篼、撮箕、筛子之类的东西,希望能在赶集的时候卖几个钱,为家里增添点额外收入。
“他们来了几个人?官差老爷们的脸色好不好?”李老二逮着李玉儿问个不停,他从小生活在浅水湾,对着衙门里的人有着天然的惧怕。
“他们都挺温和的。快点回去吧,免得他们等急了。”李玉儿见她爹的样子,也知道不能得到什么有效信息了,只能往好的一方面说。
“对!我得赶快回去,不能让他们等久了,也不知道你娘能不能招待好他们。”李老二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快步往家里走。
李玉儿脚步慢,赶不上她爹,想了一下对她爹喊道:“也不知道里长有什么事儿,要找几家,我先去通知大伯他们吧?”
“去吧,快点回来。”李老二满脑子都是有公差到他家里来了,那里还顾得上细想李玉儿的话。
李玉儿快步跑到大伯家,正好大伯大娘都在,便把差役来了的事情仔细说了一遍问道:“大伯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吗?”
李老大回忆道过往的事情,有些忧愁道:“我们这里穷地方又没多少油水,你爹胆子也不大,肯定没有作奸犯科。他们也不是来抓你爹的,怕是来收税的。”
“收税?上个月不是刚收过吗?”李玉儿十分不解。
在这里每户都要缴纳人丁税、田地税以及各种杂税,税收还不低,大多数人家要辛辛苦苦的忙一年才能不饿死,但每年收税都在统一的时间,那就是秋收后。
“希望不是啊!”李老大长叹了一口气,对着李玉儿道:“你再往你三叔那里跑一趟,我过去看看。”
李玉儿的心情也沉重起来,要知道他们家就只有她爹一个男丁,他爷爷的土地不种,平均分给三兄弟,但要保证他爷爷每天都吃好,也就不剩多少了。收到的粮食本来就不多,交了一年的赋税过后,剩下的粮食减减省省只能保证三个人饿不死。本来李玉儿就在愁,她娘生了弟弟妹妹后该怎么办?现在竟然还要交税!
李玉儿花了几天摸清楚了厨房的作息时间,生活就开始忙碌而有序了起来,每天早上卯时一刻起床,打整好自己后就和周囡囡一起快速的去厨房。到了之后,就先做好厨房里丫鬟婆子的早饭。
新进厨房的小丫头做早饭这件事,一直是厨房的规定。因为小丫鬟才来,在做大锅饭的时候帮不上大忙,就得早些起来做早饭。对于这种传了很多年的规矩,李玉儿她们自然不会贸然反抗。
为了赶时间,厨房众人所吃的早饭都很简单,因此也难不倒李玉儿。早饭虽然简单,量却很足。午饭和晚饭都是保质保量的,比程府其他同等级的丫鬟婆子的好了几个档次,这就是在厨房的好处了。
对比了同期的几个小丫鬟,李玉儿挺庆幸自己学过煮饭,被分配到了厨房。在厨房里虽说每天累一些,但起码食物不会欠缺。而听吴平平讲,被分配去洒扫的小丫鬟经常被克扣食物,管洒扫的大丫鬟们虽说没有厨房里的大丫鬟们那么爱捧高踩低,但也爱偷奸耍滑欺凌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