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里正看大家没什么问题,组织大家排好队:“现在都按排队的顺序登记,每家每户可以分到2亩荒地种植枸杞树,都按照顺序来啊,都有地。”
这是跟林亦算好了的,村里现在是110户人家,荒地是230亩地,每家每户分到两亩地,还余下十亩地,这十亩地大家都看着呢,不好办啊。
后来林亦建议成为村里用地,得来的收入用来建设村里,可以修桥铺路,修缮祠堂,甚至可以盖座私塾,这样他们村里的娃娃都能读书,还可以帮助一些贫困人家。
里正当时听了林亦的话,心里这个激动,到时候他们村里的娃娃都能读书了,在有人考个状元,那他们村会成为这十里八乡最有名望的村子了呵呵。林亦要是知道里正心里的想法,一定会说您老想多了,还状元呢!
做为村里最有学问的人“囧”林亦要帮助大家做登记,心里不由感慨,现在的人真朴实,里正随便几句话,大家竟然都响应了!
林亦写字的速度很快,很快就把大家的情况登记完,把登记好的纸教给里正,剩下的就没他什么事了,所以跟里正打完招呼,他就先回去了。
江里正看着手上的纸,心想这亦哥儿写的字是真好看啊,刘老根家的小儿子长盛写的字可比这差远了,他家儿子当年就读了两年书就不读了,说夫子讲的东西他听不懂,把他气的,当时就给了他一顿鞋底,后来看真不是那块料就放弃了,现在孙子也到了读书的年龄了,该给他们找个私塾了,家里有这条件就不能亏着孩子了,唉希望他孙子读书能比他老子强吧。
他们村子和别的村子虽然不同,但是还是遵守祖先留下来的遗训,成亲就分家,据说是效仿皇家,你没看上百年了,皇家都太太平平的。
家里的孩子都成亲后,老人可以选择幺儿或者大儿子一起过,分家时会按照老人的意愿分,所以他们村现在是110户独立户,那些没分家的可能就吃点亏,这是没办法的事,地就这些肯定要按照户籍分,大多数人家都没意见,你少数人有意见也没用,翻不起浪花。
江里正告诉大家晚上都把户籍送到他家,明天用来办地契用。
江里正摸着胡子看向人群里:“杨双柱、李二牛、刘长根、郑安生、江南你们五个明天起到亦哥儿家,跟他学习怎么培育树苗,怎么种植,这些你们都要好好学,以后村里人种的枸杞树,有什么问题都要问你们,以后不能总是打扰亦哥儿,他是要读书,是要考功名的,人家已经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可不能耽误人家了。”他挑选的这几个后生都是老实肯干,品行都没得说,还都有几分机灵,江南是他二儿子,脑筋比他哥活泛,就是不爱读书。。。
被叫到的几人心里都非常兴奋,他们长这么大还没被委派过这么重要的任务,一定要好好干。
村里其他人听了纷纷表示里正说的对,可不能耽误亦哥儿读书,心里对林亦都非常感激,扪心自问他们要是有这种方法会教给别人吗,众人在心里同时摇头。。。
江里正看都安排完了,都没什么事了,就叫众人散了。
众人散去后,在路上还在热烈的讨论,几家欢喜几家愁,家里都分过家的当然高兴了,那些家里没分家的也只能暗暗叹息。
刘老汉带着儿子和儿媳妇小陈氏回家,一路上他们家还是比较沉默的,他们家还没有分家,所以就分到两亩荒地。
小陈氏看着相公和公公都不说话,她也没吱声,她能说什么,家里没分家也不能怪公公婆婆,毕竟小叔才15岁,没成家是正常的。
她也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他对小叔子有意见,是因为小叔刘长盛,读书读的没良心,他们家里人每天挨着累,用腰带勒紧肚皮供着他读书,但是他回报给他们的是什么,游手好闲不说,整天端着读书人的架子,竟然看不起他们。
她就不明白了,读书不是让人能明事理吗,怎么她没在小叔刘长盛身上看到啊,真是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就这样的人就算他有一天考上功名了,也是个没良心的主,啥也指不上他的。
这样的人,凭什么让她家毫无怨言的付出啊,凭什么。在说她儿子今年都5岁了,在过几年也到年龄读书了,供他刘长盛还不如供她儿子呢。最起码她儿子是个有良心的,什么事都能想着她这个当娘的,这么小都能想着帮爷爷奶奶干活,他刘长盛整天啥也不干,还得让爹娘伺候他,我呸,瞧不起他这样的。
李老爹带着儿子们回家,心情不错,虽说他家也就分到两亩荒地,但是他家穷啊,这两亩地以后能改变他家的现况,能让他儿子都娶上媳妇,他如何能心情不好,做人要知足啊。
李家兄弟都很在老爹身后,心里都对以后生活变好,能让爹娘不那么苦,心里都感激里正和林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牛大婶带着儿媳妇回家后,对这儿媳妇感叹:“咱们村好啊,当年逃难来到这里,当时家里就剩我和泰儿了,那时候泰儿还小,家里家外都得我一个人张罗,那时候多亏村里人时不时的帮把,咱家才有今天。”
今天这场景又让她想到大家刚到新安村的日子了,当时虽然难,但是大家没隔阂,都是能帮一把是一把,因为大家都知道,能活下来不容易啊。
郑老伯一路对着郑安生叮嘱:“儿啊,你能被选上,说明里正看得上你,你是个好的,你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