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自找纪委  权斗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41118/213.html

,胥忖朱作为记,不可能自己去问,只有自己想办法去问。但穆天轼也知道,如果时间稍长一点,胥忖朱又会发火,觉得自己不会办事。

在穆天轼左不是右不是的时候,突然,一部电梯在六楼停了下来,一个年男子从电梯走出来。穆天轼如获至宝似地连忙走前去,也不管这个人是哪里的,便满脸堆笑地问道:“请问这位领导,不知纪委萧肃然记的办公室是哪一间?”

来人一听是找纪委记的,问道:“请问你们是……找萧记什么事?”来人本来是想问穆天轼他们是谁,但还没有问出口改成了问他们找萧记什么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省纪委干部的与众不同。一般人一般都会首先问他是谁,但省纪委的同志不会这样问。原因是因为省纪委工作的特殊性,一般而言,省纪委的工作很大程度涉及到查处案件、处理人员的事。而来主动到纪委的人,除了正常办事的人外,要么是来举报的,要么是来谈自己问题的,要么是被领导约谈的,这几种情况都不是好事,当然也不愿意别人知道。

但在省纪委的工作人员形成这样的习惯,还得从一任纪委记常树理说起。当时,常树理刚到省纪委记,遇到了几起因为举报人被泄露而影响到举报案件查处问题。而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举报人到省纪委后,由于不熟悉省纪委的人,打听自己想找的人,而省纪委的问对方是谁,对方吱吱唔唔不愿说,对方不说,省纪委的人也不说对方要找的人在哪里。对方无法,只好说了自己姓甚名谁,举报人走后,相关领导安排人员核实调查,又正好安排给了为举报人引路的人,而被举报的人又恰好是这个引路人的朋友,于是很自然地举报情况被通报给了被举报人,举报人举报的线索因此查无实据外,举报人也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报复。也是事有凑巧,这件事不知道怎么又传到了常树理的耳朵里,常记要求纪委内部严查,最后查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个引路人因为泄密自然受到了相应的处分,常记也以此为戒,要求省纪委的人对于到省纪委来的陌生人一般不许问对方的姓名、单位,否则以违纪论处。这样,慢慢地形成了省纪委的同志对于到机关里来的陌生人不问姓名、单位的习惯,一直到现在也仍是如此。

见来人问找谁,穆天轼也不管对方是谁,连忙指着胥忖朱说:“这是我们胥忖朱胥记,胥记要想找萧记汇报一些事。”

好在是来人正好是省纪委的人,如果不是省纪委的人,穆天轼这种贸然介绍领导给陌生人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他这样做完全可能把领导陷入一种不安全的地步。但穆天功并没有想到那么多。

来人一听是胥忖朱要找萧记,当然客气起来,连忙走到胥忖朱面前,主动伸出手来要和胥忖朱握手,并边伸手边说道:“啊!胥记您好!我是省纪委办公室的黎明华,你们要找萧记呀,不知您事前给他报告过没有?”毕竟是省纪委的干部,对于市州的主要领导都是知道的,虽然不一定认识,但名字是知道的。

虽然对方握着自己的手,但胥忖朱却显得冷冰冰的,显得很有些傲气,见对方问自己,胥忖朱也是显得冷冷地说道:“肯定没有联系嘛,如果联系了我们还用在这里等吗?”

本来自


第237章自找纪委(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