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回到“过去” 4  一尺青寒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36155/13.html

“时代遗留的问题就应该留在过去,不该带着情感去影响现今的生活。”

这句话无论处于何种年代都是应该被遵循的,至少在青寒的眼中是这样认为的。太过沉浸于过往的事物,只会将人的心思凝固在过往的美好之中,在越发美化和回忆中荒废了现今的生活,无法再使其他入心入眼。

只是没有人能看得清这一点。时间沉淀下的情感在人的心中太过完美,容不得被抹灭、被诋毁分毫。

明白自己吗?抑或不明白自己。恋上一个无法拥有的人,不管悲伤,不管喜悦,这终究是一份无法言说的罪孽。

其实青寒一直明白遇见廖清远是偶然的,也将是必然的。她很感谢上天给了她这一次机会,却也时常怨恨着这样的一次际遇。她终究是无法忍受的,对于变质的情感。那其中的影射,在一开始确实会让人十分着迷,觉得很温暖,然而当真相曝露,这样的情感在时间的推移下,留给人的就只会是无限的怨恨和伤痛,就像溃烂的伤口得不到合适的处理。

年纪渐大的青寒也渐渐明白自己是一个追求自我的女子,她无法忍受自己成为他人的替身,不管那人是谁,哪怕是自己的母亲,她都觉得好脏。生命的延续,带着情感,却永远不是替代的一种表现形式。

只是如果命运再给青寒一次机会,她还是会选择与清远相遇。不仅仅是因为清远治好了奶奶的病,也不仅仅是因为清远在自己最窘困的时候给予了自己希望。

有些人给予的心理成长是谁也给不了的,不是说那人的唯一性,而是时间、地点、事件的唯一性。青春期成长的某一个点上,给人留有一份神奇的礼物,等待人去发现。青寒就是在那个点上遇见的清远。青寒一直知道,即使不是他,也会有其他人出现,只是不知道因此带来的影响有没有清远给自己带来的深而已。差别可大,也可小,最重要的还是接下来的选择。所以她也是无悔的。

其实人生的轨迹在每一点上都会留有些暗示,让你自主选择。在你的一次次的选择中,性格、知识、阅历逐渐成型,未来的道路也随之诞生。无论是精明,还是蠢钝;无论是高学历,还是低学历;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爱一个人或讨厌一个人;喜欢蓝色还是喜欢红色……都是自我的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叠加。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事物,有的只是积少成多,从量变完成质变的过程。

疾病,也是一样的。

突发的疾病是没有的,有的也只是病变的细胞积累够了一定的数量,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一份爆发的资本。只是一条爆发界线的划定,可深可浅,可近可远,然而,没有逐步的靠近,也是完全没有机会越过的,所以界线的制定其实有时候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一个作为参考的东西而已,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就是特例。

青寒奶奶的病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深埋在**下面,因为内心的开阔发病的界线比普通人远了些,但最终还是爆发了出来。当时的青寒懂得并不是很多,却也明白在病魔面前,时间是一个很宝贵的存在。病,只要一爆发,时间就主宰着一切,不管人承不承认。不小心对待它,不争分夺秒与之抢夺生命力,人的消逝便不成意外之举。

从古至今,病给人带来的可怕从来不仅仅是病人本身,而是金钱!青寒在那个时候一直痛恨着医疗人员,却无可奈何。强盗、流氓,已经不能诠释那些人在青寒眼中的定义了。救死扶伤的本质在金钱曲解下,盲目疮痍,已经成为一个可笑的存在。可是社会即是如此,所有的有关医疗的东西,医疗设备的使用、药物的提供、水电空间的供给,还包括人员的救治行为,都需要等价交换。因为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后备力量……每个人都需要生存,自己都无法饱腹,又哪来的精力去帮助没有饭吃的人。人,说到底是自私的,但自私得让人无可厚非。

家徒四壁的青寒在发泄愤恨过后,不得不承担起筹备救治款的重任。青寒奶奶生下的众多儿女中,没有一个愿意为她贡献些许财务。

“我们都说不治了,你一个外人在这指指点点的,你要脸不要脸?”

“要钱没有,要命倒有一条。”

“她是我妈,我当然心疼她,但是……你以前一直生活在城里,不知道我们这些乡下人的艰苦啊……这钱,我真拿不出……拿出了我这一家子可就没办法活了。”

“她已经活得够老了,再浪费钱去救治也争取不了多少时间,我家里大大小小那么多口人还等着去养活呢,她也不希望我们拿小孩的口粮去换她那么点时间不是?而且你又不是不知道,得了那个病的人,即使活下去也是一种折磨,你还不如让她就这么走了,少受些罪。”

……

话语美丑,不过一个意思。不出钱,任其自生自灭。

青寒已经不想再去回忆了,在她的心里,那些过去已经和自己完全断离开了。只是,有些人仍然存在。这,无法悖驳,青寒也不想去遗忘。画纸上的色彩已经绘制成它独有的青春印迹,无法擦掉。如果非要抹去这一色彩,只能用剪刀生生裁出,那之后色彩是已经不再了,然而留下的那黑色空洞却让人觉得可怕。更何况不美好的回忆,根本没太多人记得,只有自己还在那耿耿于怀罢了。人最逃不过的是心灵对自我的谴责。所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制定是那么的


第二章:回到“过去” 4(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