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和风吹起彩云飞扬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30295/20.html

的鸡毛信

第十八章神秘的鸡毛信

(1)

寒假麓苑的高中开学时间是不一样的:高三年级最早开课,高二其次,高一年级最后一波返校,所以等到高一的这帮孩子们回来的时候,学校里早已是暖锅热灶,一片热气腾腾的沸腾景象。

经过整整一个学期的适应,寒假后的新学期开始得特别顺理成章,各门功课有条不紊陆续推进,当然,三班的晨跑依然雷打不动继续坚持------新的学期,好像一切都没有变化,但好像很多又在悄然改变。

高一下学期的日子明显要比上学期快,冬天在不知觉中悄然退场,也不知道是哪一天,学校操场边的柳树发出了第一颗新芽,一场春雨过后,所有的花草、树木就如被点了魔法般欣欣然睁开了眼:鹅黄的柳树丛中,点缀着几株老桃,深红的星星点点的花蕾俏立枝头,行政楼边的法国梧桐,翠绿的叶子仿佛一夜之间就重新覆上枝头,博物馆后,一大片粉白的早樱开得正旺,还有宿舍楼边的夹竹桃刚刚结了花蕊…….这些高中方考进麓苑的学子惊奇地发觉,原来校园里还有这样的满园□□、姹紫嫣红!

“张文君,你今天到底有没有空啊”早上下了第一节课,正是课间操时间,刘燕燕甩着短短的碎发,抓着张文君的手,不停摇晃,两人一起下楼往楼下的篮球场做广播体操。这个学期,刘燕燕也会时不时加入张文君和吴立萍的乒乓球队伍,尽管寒假期间她央求哥哥给她进行了一些专门的指导与训练,但毕竟基础太差,完全不是张文君她们的对手,但刘燕燕的目的似乎原本也不在打球上。

刘燕燕的初中就是在麓苑,她不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一直都是中不溜秋,不上也不下,可偏偏有一个不干平庸的心,麓苑的学风一直是成绩为大,哪怕不是名列前茅也得在班级进入前十,否则,很难进入这个学校的“主流社会”:老师的认知,班干部的当选,学校各种活动的牵头、组织….甚至各个班级的风云人物名单,没有成绩打底,所有的这些都与你无缘,你可能只能成为别人口中的甲乙丙丁,被淹没在芸芸众生中,这让刘燕燕想起来就不寒而栗。她也曾努力过,争取过,但却未尽人意。

进入高中以后,随着外来精英的加入,老麓苑以前所谓的先头部队已经被打压下去了不少,更不要说他们这种原本就名不见经传的中间层,刘燕燕每次看着自己在班里的排名都无比沮丧:像李泽、马斌、何琼这些在初中属于“上层阶层”的人,在三班也就是中等偏上,她和朱洁这样被甩到中等偏下的人潮里的人又将如何自处呢?

开学第一天头一眼看见张文君,那个人群中哪怕一句话不说也熠熠生辉的女孩,让她潜意识里萌生了要和她同桌的强烈愿望:如果在麓苑,她注定不能闪耀,那她也应该在最闪耀的人身边,这样她或者他的光亮也能够给她带来光明,哪怕这光亮本不属于自己,至少也可以让别人在芸芸之中可以看见她,知道她。

她开始仔细观察张文君说话的神态,看她如何不经意甩着额前的刘海,她发现张文君喜欢把衬衫扎在裤子里穿,这样显得腿部特别修长,她还发现她对男生会淡淡地微笑,随即又板起了脸,她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把一只手撑在脸颊处,另一只手握着钢笔轻轻点着桌面……这些零零总总、点点滴滴的发现,对刘燕燕来说都有如探宝般的惊喜,她小心翼翼收藏好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在不露痕迹中慢慢模仿:她不再像初中那样咋咋呼呼,容易激动,而是会低头先思量一下,她开始让妈妈帮她做长袖衬衣,并且在很自然的时候扎进了裤子里,春节前她甚至独自去理发店,剪了个“三口百惠”发型——其实心里想得全是张文君那一头帅气的短发……她渴望着摆脱那个虽然不是默默无闻却是没有光耀的自己,她沉浸在和张文君同行时候那些灼热的令人飘摇的眼光中,她多么希望有一天,哪怕是张文君不在身边,她自己也可以吸引那样的目光,她虽然没有张文君那般出众的容颜,但仔细看看也不算差,她身材没有那般窈窕,但也是苗条板正的。

事实仿佛的确如此。她感觉最近主动向她靠近的人多了:连李泽、马斌这些初中并不把她放在眼中的人都对她客气了很多,年级里其他班级老麓苑的旧同学也会主动和她打招呼,当然还会旁敲侧击打听一些她同桌的情况,尤其那次乒乓球比赛后,请她帮忙邀请她同桌打球的人也多了起来,她甚至还可以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比如一只饮料什么的,尽管这件事情的决定权原本就不在她的身上,但是那种被人需要、被人请求的感觉实在太好,让她一旦尝试,就怎么也不忍放手。

开学不久,六班的何俊—也是刘燕燕初中的同班,悄悄来找她约张文君打球,并且保证事成之后会有爆炸性消息提供:刘燕燕生性就对各种八卦消息充满好奇,一听果然兴奋不已,这就开始缠着张文君答应何俊之约。

对于刘燕燕的这些球约,张文君一开始并未在意,反正球总是要打的,和谁打都是打,而且和不同的人较量对球艺的提高也有帮助,加之吴立萍也很乐意增加她的球友名单,大家何乐不为呢?可是渐渐地,张文君发现除去少数的真的对打球有意以外,大多数的约球都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有些水平极差不说,明明是一起来打球的,可是话比球还多


第20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