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对付零战  胜利之钢蚁雄心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25977/202.html

作,兜售火箭推进飞机,其实也打的是这个主意。

通过智脑的强大功能,关于bf109和bf110的参数,很快被收集齐全,至于未来零式战机,只好请施密特教授想法了,就算不能立马制造出来,但是想建立个理想化的飞机模型,还是小菜一碟。

刘郧也不是什么葛朗台,没有一毛不拔的意思,于是将飞熊战机系列,完全向施密特教授敞开,请他顺便帮着改进改进,只要是真心诚意做事,报酬方面一切好说,要黄金给黄金,要技术给技术。

尽管梅塞施密特教授,已成为德国知名的大企业家,然而说到底,他仍是个飞机研发专家,一看到新奇或未知的飞机,就自动进入半狂化状态,至于德国怎么样、报酬怎么样,对他已经不重要了。

短短的三天时间,施密特教授就做出了零战的模型,刘郧刚采集完数据,却发现教授的眉头紧锁,盯着飞机的模型,似乎若有所思,正准备开口询问,只见教授双手一拍,已然又有了新的主意。

“刘博士,我记得你,在美国学的是铁路工程,不过既然是博士,应该能触类旁通,不知你听说过风洞实验没有,不如我们一起,新建一个大风洞群,一旦建设成功的话,搞飞机研究又有何难事”。

风洞,风洞实验,刘郧真是惊喜若狂,竟然还有这等好事,他是不懂风洞实验,但是架不住21世纪的宣传多,记得全球只有强国大国,才能自行研发飞机,而大型的风洞,正是研发的前提条件。

看到刘博士这么识货,施密特教授也郁闷不已,一时也搞不懂这厮,究竟是否真的明白,于是抽了抽金丝眼镜,有些试探的问道,“刘博士,你看建造哪一种为好,是采用全尺寸呢,还是缩小尺寸?”

刘郧也是一愣,还有这个讲究,好在这厮比较实在,没有不懂装懂的习惯,而是以弟子身份端茶递水,向施密特教授请教,明言自己隔行如隔山,对于风洞一事不太懂,还请洋先生不吝赐教才是。

对于如此好学的学生,施密特教授还是比较满意的,何况还是像刘郧这种有钱有势的好学生,更是亲切万分,于是就将风洞的来龙去脉,大略的讲了一下,风洞可分为天然形成与人工造就俩大类。

但是真正用于飞机研究,还是一战前后的事情,之前飞行家们搞研究,都是采用风力曲面计算,来确定飞机的总体造型,随着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倘若造型上略略欠妥,就会影响飞行速度和航程。

因此欧美等国的设计师,才逐渐重视风洞实验,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人工吹风,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模拟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情况,从而筛选各种航空材料,测试发动机功率,以及机体选型等等。

然而,风洞的最早创意,是来自海军军舰的测试水池,在实验时大多采用天然风口,控制起来很麻烦,因此才改为人工吹风加压,其中以平式管道类为主,后因工作耗能问题,不得不缩小风洞的尺寸。

刘郧也懒得问太多,只问一点,俩者究竟什么差别,施密特教授也不怎么喜欢绕话,干脆一句话解决,“全尺寸,建造麻烦,工作耗能极大,大约需要一个城市的电力,但是最有利于飞机测试”。

川西最不缺的就是电力,水电站的六个机组,至今都只开了一半,就算加上三个水泥厂,也绰绰有余,何况刘郧已在修建新的发电站,这次不但要在川西县要修,茂州市也得修,电力不是什么大问题。

那就修一个全尺寸的好了,刘郧又转而一想,感觉还是不对,因为随着飞机的发展,体形将变得越来越大,于是讪笑的问施密特教授,能否修三个,最好是一大两小,大的是采用全尺寸的风洞室。

其余二个将按全尺寸的风洞,进行全比例缩放,一个是缩小到五分之一,一个缩小到十分之一,不但可以频繁做些小实验,而且随着飞机的发展,想搞全尺寸也不太现实,现在干脆一步到位好了。


第二百零一章 对付零战(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