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两位先生,俩人一起回了家,开始准备腊月初九杀年猪的事儿,而厨房早已经开始选豆子了,因为腊八要准备粘豆包,要热年糕,吃黄米饭。
“明天是不是让人给张家送个消息?”小于举人躺在被窝里:“我得了奖赏是一回事儿,再有,腊八就要给孩子出孝了,他们那边就算不来人,也得有个说法吧?”
于宝宝除却他之外,唯一有血缘关系的外祖家,这些年都是人家来看于宝宝,一年都不落的那种,逢年过节总是捎东西过来。
“腊月初三的时候,让刘文喜带巴家父子俩去一趟。”石宏大想了想:“直接将你得的那些羊,带一头过去,算是同庆,顺便知会对方一声,宝宝除孝的事儿,若是天气冷了,就别让人过来了,老头老太太经不起折腾。”
“嗯。”于良吉觉得不错,就这么办了。
腊月初三,人就去了,初四回来,三个人带去一头羊,一袋大米和一袋白面,回来带了四对山鸡,两对大鹅。
“老人家本来想过来的,被我劝住了,这冷的天,我们这样的走都受不了,进屋都要喝一大碗的姜糖水,他们那老身子骨儿,就别折腾了,老两口就给了我们这个,山鸡给小少爷熬汤补身体,大鹅说……说用来祭奠已逝的小女婿。”最后那句话,刘文喜说的声音都低了三分。
“不必如此,他们还能记得我大哥,就是他们对宝宝最大的关心了。”小于举人倒是不忌讳这些:“都下去歇着吧,这大冷天的赶路,可别着凉了,记得晚上多喝点姜汤。”
“哎!”刘文喜点头,这才一身风雪的回去了。
他回来之后,就直接拎着东西来了正屋跟小老爷汇报了,还没回去换衣服,全身裹着厚棉袍子还不算,外头还有用羊皮缝制的大衣服,特别抗风压雪,是阿雅给大家伙儿做的,在他们草原上,这种大衣都是冬天的时候穿着的,最是保暖。
等他走了,小于举人把东西送去了厨房,黄大厨知道怎么做。
回来后坐在炕上,抬头望望外头,天还是阴沉沉的样子,自从进了腊月,这天就没见过太阳,大棚里的温度能保证,可阳光没办法保证,这个时候也没个日光灯给他使一使。
“怎么在发愣?”石宏大端着两碗汤进来,这是黄厨娘刚给送来的,今天中午吃的是水爆肚。
一大碗汤水,里头有羊杂和羊肚,都切成丝儿,还有刷好的青菜和粉丝。
“我在想,不让他们过来是对的,这天气看着就冷得很。”于良吉接过一大烫碗,这汤碗大的都快赶上他脸了。
家里虽然一直在扫雪,但是外头可没扫过,小于举人虽然出门走不远,可看看道路两边堆起来的雪堆,都比他人要高了。
“今年冬天也是邪了门儿了,这冷的都要到骨头里了。”石宏大给他一双筷子,自己一双筷子,抬腿就上了炕,坐在了炕桌前。
“是啊,这么冷,恐怕要闹灾了。”北方这边,他才过来不到三年的时间,再加上原主有的记忆里,冬天都没这么冷过。
更何况于良吉前世那都是暖冬多,冷冬少,这可倒好,都快赶上那年他去过的北极村了。
据说那里是全国最冷的村庄!
他现在感觉自己就在全国,最冷的村庄里!
“赶紧趁热喝了,省得凉了又该嫌弃膻了。”石宏大用筷头子敲了敲他的碗边儿:“这种事情有的是人操心。”
小于举人一脸嫌弃:“你不提我就不去注意了,你这么一提,我还是觉得这汤膻了!”
石宏大:“……!”
腊八一大早,吃的是油煎豆包,自从知道小老爷喜欢吃乔大娘的油煎豆包,黄厨娘就跟乔大娘学了半个月,这才学会,就是味道稍微有点差距,不过于良吉的舌头没那么厉害,根本尝不出来。
午间的点心没有了一人一大碗黄米豆饭,用猪油加细盐拌一拌,就能直接吃了,晚上则是热年糕和炒咸菜搭配酸菜猪肉炖粉条。
家里今天没有喂猪。
腊月初九一大早,天依然阴沉沉的样子,还是没能见到阳光。
才六点钟,小于举人就爬了起来,洗漱穿戴整齐之后,去了于宝宝的房间,把孩子从被窝里挖出来,给洗脸刷牙穿衣服,然后抱出去吃早饭。
“你先跟宝宝除孝,好了之后,在带孩子们去车家避杀。”石宏大一口干了半碗粥:“太冷了就别带着孩子们走了,我让巴多驾着你那小马车,拉着孩子们一起过去。”
“行,你们在家忙吧,孩子们就交给我好了。”于良吉抠了个鸭蛋黄,给于宝宝放到了碗里,自己吃了鸭蛋白就着米粥。
他别的做不了,看孩子还是能看好的。
第196章 除孝杀猪
出孝的过程很简单,但是也很隆重。
因为家里没有长辈在,于良吉特意请了老村长,车爷爷和张贵张二叔,乔大娘和张家二婶子。
祠堂是不许外姓人随便进入的,连石宏大都只能站在门口,来的五个人,也只能站在门口。
小于举人拉着于宝宝进入,上香,烧纸,磕头。
然后解下了宝宝头上一直缠着的麻布头带,以及腰间缠着的麻布腰带。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不管宝宝的衣服料子多么华贵,他的头绳都是麻布的,腰间的小腰带也是麻布的!
这就是“披麻戴孝”的寓意。
东西解了下来,小于举人举到了正在烧纸的火盆上,丢了下去,火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