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猫鹰狂婚曲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目录 下一页(1/2)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23574/1.html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第1章

清晨的大山村很是忙碌,家家户户都开始为新的一天做准备,但是这份宁静很快的就被一声尖叫打破了。

“不得了了~~大宅的阿牛叔回来了!!!”前村的张狗子边跑别大喊着

众人一听,了不得了!又要开始了,赶紧的,家家户户都相扶出门,到村口等着张狗子口里说的阿牛叔。

大山村是个很平凡的村子,因着背靠大山得了这么个名,基本上都是姓张的人家,总共就三十几户人家住在一起,据说是祖辈上的亲戚,反正现在也都沾亲带故的。

到了村口,很快地,众人眼前不远的山坡上出现了一个壮硕的身影,正是大山村出身现在在镇上大宅里做工的汉子张牛。

张牛走到村口,看到村子里的人都在,开口向大家打着招呼,村里人都有点紧张的看着张牛,因为每当张牛来了也就是说要收租了,可是今年明明还没有到时间啊。

村里的种田都是租的大宅里的,而大宅住的据说是个皇亲国戚。

老村长在众人不安的情绪下开了“阿牛啊,今年不是还没到收租的时候吗?怎么回来了?是大宅出了什么事吗?”

众人摒住了呼吸,等着张牛开口,心里都在乱猜测:不会是要提前收租了吧?还是要涨租?哎呀,今年的收成可是不甚理想啊,怎么办啊。

张牛看着大家紧张的样子露齿一笑“嘿嘿,别紧张别紧张,是好事啊~”安抚着紧张得众村民,村民们又开始纷纷猜测,都疑惑的看着张牛,但张牛就是沉得住气不说到底什么事。

从小与张牛一起长大的汉子张土柱急了,忙说“那你到是说说到底是啥好事啊,你倒是要急死我们啊”

张牛呵呵一笑,终于为大家解惑“真是好事,只要成了,咱们大山村能免一年的地租!你说是好事不是”

大家都兴奋起来了,一年的地租啊!要知道,一年的地租可是一年收获的三成啊,今年收成本就不好,有了这三成的收成,大家都能熬过去了!

村长也很兴奋,但是他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大山村说小不小,能让大山村全村免一年的地租,估计这事不好办,于是开了口“阿牛啊,能免咱们大山村一年地租是好,可这事,估计不容易办把?说吧,到底是什么事,你们也先不要太高兴了,看看咱们能不能做到把!”

村长的话让所有人都从狂喜中醒了过来,是啊,哪有那么简单的事呢,纷纷看向张牛。

看到众人都看向了他,张牛道“我刚从大宅回来,走的也累了,不如一起去我家慢慢说把,也让我喝口水不是?大家也别堵着村口啦”

于是众人便转移到了张牛去大宅做工一年后盖得房子,很宽敞的房子,比村长家的还要好,张牛刚喝了口水,便被满院子的人催着块讲,张牛一笑“其实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就是大宅子里要个哥儿代嫁”

随即把事情的经过都说了一遍。原来,在大宅里的皇亲国戚来镇子上的时候,在路上遭遇了山难,幸得一户猎人相救,当时正好夫人受惊生产,又是猎户帮的忙,正好猎户家有个小儿子,聪明伶俐,一时冲动便给两个娃儿定了亲。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宅的皇亲有点后悔了,毕竟自己是皇亲国戚,但给娃娃定的亲却是个猎户家的儿子,正好娃娃长大了和好友丞相的小儿子好上了,又看猎户家那么多年都不曾联系,估计也把这事儿给忘了,就在去年把孩子嫁了出去。

但谁想,就在上个月,猎户便托人送来了信函和聘礼,说是不日将来迎娶。皇亲的夫人在这么些年里给皇亲生了三个儿子,就是没再生过哥儿,这可把皇亲急坏了,虽后悔,但毕竟是恩人,也不能坏了自己信誉不是?

于是,大宅众人纷纷给出主意,最后终于决定了,找个年龄相渀,礀色上佳,生育能力强的哥儿代嫁!如此,便有了先前阿牛说的那些。

一席话说完,就如同在干柴里点上了炮仗,大家都叽里呱啦讲开了,“哎哟~条件是挺好,可是那也不能让俺家哥儿嫁去那么远的猎户家啊”“啧啧,这路上俺估么怎么也歹个把月把,万一遇上土匪把我们哥儿劫了去怎么办”“这还是好的!俺们哥儿这么娇贵,都没出过镇子,万一路上有什么”“就是说啊,还要把自己哥儿当别人家哥儿嫁了,自己又看不着,哎???这????”

张牛看着大家都有点不愿意,赶忙说“别急啊,哥儿嘛~虽娇贵但是早晚都是要嫁的啊,要是把自家哥儿嫁给那猎户儿子,那嫁妆可都是大宅准备的,不比去年大宅里的哥儿的嫁妆少一钱啊,哥儿嫁过去那是省了嫁妆又享福啊”

村里有哥儿的阿么和汉子又犹豫了起来,要知道,现在哥儿和儿子的生育比例是大约三个儿子才有一个哥儿,而且哥儿体弱还不好养活,每一个哥儿都是阿爸和阿么心里的心头肉啊,可是不得不说的是,每个哥儿的嫁妆,也绝对是当年最大的开销啊,嫁妆越多,在夫家越有地位,就算是养痣不够红的哥儿,也就是生育能力不够强的哥儿,嫁妆多了,夫家也不好说什么。

看到了村民们的犹豫,张牛又趁热打铁的说到“而且让自家哥儿代嫁的那户人家,大宅赏银六两!!!”

六两!!!!大山村的人们都是庄稼人,用的见得都是铜钱,何曾见过银锭子的面啊,在他们


第1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