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  天行有常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18763/97.html

是晋王杨广原本推荐的人选的原因,被记恨上了。

要说他们老杨家,有谁和杨广的关系最可能不好,皇子们先不说——到了开皇末年,不仅杨广隐隐有夺位之势,还因为杨广的“珠玉在前”,其余皇子也都蠢蠢欲动,虽然和杨广不对付,但是不可能成为太子杨勇的助臂——公主里头,就只有兰陵公主杨阿五最有可能了。

看着亲爱的小姑姑,杨俨倍感亲切。

虽然杨阿五已经嫁过一回了,但是她连十八岁都还有三四年才满,自然未有生育,但是对待杨俨,却极有母性。

卫王杨爽是杨坚的庶弟,因为父亲杨忠去世的时候才只有六岁,为独孤皇后所养育,因此杨坚在诸多兄弟里,最宠爱他。

只是杨爽死得比较早,没有活到杨坚的诸子夺位的时候。

但是从前他在世的时候,对东宫一脉的态度是比较和善的。

开皇六年三月份,洛阳有个叫高德的人,上书给杨坚,请他退位给太子杨勇,自己当太上皇。

那个时候,京中不知多少人认为太子会因此受到波及,会被天子怀疑不满于储君之位,杨俨记得父亲当时也是惴惴不安,到了后来,经过父母的开解,复又开怀起来。

说起为自己说情的人,里头就有一个卫王杨爽。

杨俨觉得,只从现在的局势看,形势还是一片大好的,至于怎么消除杨广对南方地区的影响,那就只能给三叔杨俊加把劲儿了。

杨俊娶了王妃,在京城逗留不了多久,就要回到任上,自是十分不舍。

杨俊闹着要留在京城,王妃崔氏对此自然不置可否,若是杨俊闹腾成功了,或许还是一件好事。

大兴城作为都城,有着别处所不能及的繁荣,崔氏虽不介意同丈夫一道在任上吃苦,但能留在京城享福,却是更好了。

如今天下未定,杨坚的帝位又是篡来的,能信任的就只有宗室亲脉以及自己的亲儿子,杨氏皇族的人不算多,每一个都是重要的助力,而秦王杨俊作为天子的亲生儿子,最受天子信任的几个人之一,更加不能随便擅离职守,仅仅当一个富贵闲人。

作为一个稚童,在阿翁与阿婆在为任性的三叔头痛的时候,杨俨说出了一个“稚气”的想法:“三叔累了,为甚么不让阿耶却帮他?”

杨俨的意思就是让杨勇这个太子也镇守一方,听起来很不靠谱,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挺有可操作性的。

开皇十三年,杨坚至岐州,下令兴建避暑离宫,此即开皇十五年建就的仁寿宫。

杨坚离宫避暑的时候,京中一切事务交由太子杨勇操办,杨勇也将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现在的杨勇,对于政务可能还没有后来那么熟悉,但是在杨俨看来,只打理一郡一州之地,却是绰绰有余。

更何况,开皇元年的时候,杨坚就在洛阳设了东京尚书省,开皇三年,以洛州刺史领总监,到了杨广继位后,更是有了弃长安城而以洛阳为都的想法,大业元年的时候,杨广就命人动工,在东周王城洛邑以东、汉魏洛阳城以西修建新的洛阳城。

后世明朝的时候,朱棣迁都北京,太子镇守原本的南京城。

朱棣对他的太子朱高炽之不宠爱,可比独孤皇后和杨坚夫妇对杨勇后来的不喜强烈多了。

但是人家离得远,抓错误的机会就少,更何况太子虽然不在身前,却有个皇太孙时时在皇帝面前刷好感度,再加上朝中一干拥立嫡长的人的帮助,明仁宗朱高炽才能有惊无险地登基。

和有疾在身、因为过于肥胖一直不得父亲喜爱的明仁宗相比,起码和父母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太子杨勇可以说是有很大的优势,为了不让老爹未来在大兴城自由地放飞自我,作死地把父母对自己的宠爱磨光,经历过上辈子的一系列噩梦的杨俨觉得让他离开是个很好的主意。

距离产生美,人家杨广天高皇帝远,做戏自然做得完美,杨勇天天在父母眼皮子底下晃,相处久了,爹妈对他已经有了疲倦感,当然感情就没那么深了。

就和后世学生们放假回家是一个道理,回家的第一天是小皇帝小公主,等到一两个星期以后,在家里就是连呼吸都是错误的懒鬼、废物了!

并不是很想离京、而是想待在大兴宫的东宫里彰显自己太子威严的杨勇:excue?这真的是亲儿子说出来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  放假在家里待久了,连呼吸都是错的,蠢作者深有体会啊qaq!

明明都已经经常出去兼职还有学车,显出一副很忙的样子了qaq!多喝点汤都被骂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啊!【委屈·j

第129章 东都

开皇四年九月,天子杨坚驾幸襄国公主第。又往灞水观漕渠。甲戌日, 驾幸洛阳。

秦王杨俊按规定应当八月底就离京, 但是他求着父母让他再多留一段时间, 杨俨又说出了让太子也离京镇守的话,杨坚夫妇几番纠结之下,他就留到了九月份。

太子杨勇那边还在纠结,只是后来慢慢想通了,倒觉得出镇洛阳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事实上, 在前世, 开皇六年的时候,杨勇就出镇过洛阳, 只是很快就回到了京师大兴, 算不上常年在外。

而且杨勇自己镇守一方,比起在皇帝身边“参决军国大事”,更加有自己的自主权。

杨勇作为太子,对于朝中的大多数政务只有“参”的权力,至于如何决断,那当然是要看皇帝杨坚的意思。


第97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