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  天行有常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18763/96.html

给人使绊子,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才是他的目标。

这么想着,还穿着女式襦裙的杨俨朝着杨丽华露出了一个可爱的笑脸,还带着深深的酒窝,杨勇这个做父亲的最先在一旁起哄:“阿姊,你看,玉凰儿在朝你笑!”

“甚么玉凰儿?金鳞儿已大了,能记事了,晛地伐你可别说这般不成体统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  打下“有皇位要继承”这句话的时候,蠢作者内心简直是感慨万分,甚至脑内还有很多的小剧场23333

假设熊孩子的设定换了个人,表弟杨俨欺负表姐宇文娥英【当然,只是假设,咱们金鳞儿应该一直走的是可爱的芝麻汤圆的路线23333】:

杨丽华怒气冲冲讨说法:说,这个熊孩子【鱼孩子?】该怎么处置?

家长:唉哟,小孩子互相打闹很正常嘛!我们家孩子很乖的!【熊家长专用语,请勿模仿学习】

杨丽华【气到原地爆炸】:你就这样教孩子,怪不得他会这么熊!你们家是有皇位要继承吗?!

家长:唉哟,你怎么知道的?

第127章 杨俊

杨俨只觉得自从自己重生之后, 宫中就愈发的热闹了起来。

开皇三年,又有功臣阵亡, 杨坚怜悯其子, 下诏令其入宫抚养。

新入宫的这个年轻人,名唤李敏,是未来的柱国、宇文娥英的夫婿。

如果杨俨第一世的时候见过李敏的资料的话,就会知道宇文娥英和她的夫婿最后也被牵扯到了隋末的谶语事件中去, 最后被杨广给狠心地赐死了。

隋末, 有“李氏当为天子”之语,在世间广为流传, 因为文帝杨坚曾梦到洪水淹没大兴城, 因此杨广认定, 所谓的当为天子的那个李氏子,名字中定与水有关。

李敏小字“洪儿”, 因此和谶语相对。

再加上李敏的堂叔李浑正是在隋末被杨广因为谶语所猜忌的另一个重要人物, 因此他们家族的命运在隋末可不算太好。

但是, 只从隋初的开皇三年来看, 李氏家族依然极为兴旺, 李敏虽然没了父亲, 但是他战功赫赫的伯祖父申国公还在世,父亲的几位兄弟也有着郡公、国公的爵封,在朝中位高权重,而按照杨坚在早期表现出来的对功臣子弟的优待,未来的李敏还会承袭父亲的广宗县公之爵, 未来可期。

杨俨在宫中见了李敏几面,和未来迎娶宇文娥英,保证了地位、获得了家族更多的重视的李敏相比,现在的他还是一个初丧父的少年,由于父亲早丧,他们这一支在族中、支脉中的话语权显得很弱,在皇宫中“寄人篱下”的他也显得颇为拘谨。

开皇三年年末,元旦前百官给假,宫中行家宴。

虽是家宴,但宫中不是什么人都能上桌的,最起码,东宫那里就来了太子与太子妃两个人,其他人连影子都没见到。

杨俨用些小点心,也觉得很愉快,并不觉得桌上少了什么人,只是独孤皇后与杨坚两个人子孙成群,感受就与他大不相同了。

晋王妃萧氏代表着晋王,汉王杨谅也在自己的座位上好好儿地坐着,在场的还有在京的公主与驸马,只是少了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和蜀王杨秀。

因为有晋王妃在,杨坚夫妇最思念的倒不是晋王,而是秦王杨俊和蜀王杨秀这两个儿子。

虽然和汉王杨谅比起来,他们对这两个儿子的宠爱程度不高,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尤其是秦王杨俊的年龄渐长,到了要娶王妃的时候,父母在为他操心的时候,更是挂念起来。

上头的独孤皇后提起杨俊、杨秀两个儿子,杨俨静静地瞥了她老人家一眼,只想为三叔杨俊默哀。

皇族子嗣,所娶的也是高门贵女,这其实没什么问题,但是那位贵女的脾气太差就有问题了。

和三叔杨俊比起来,杨俨都敢说和父亲杨勇吵得天翻地覆、人尽皆知的太子妃元氏是个贤良淑德的好女人。

事实上,他的三叔杨俊是被王妃崔氏给毒死的,当时揭露出来的时候,可是震惊了整个大隋朝野啊。

那边独孤皇后已经和杨坚说起,要为杨俊相看王妃,年后当选日子将他召回来成婚了。

杨俨记得三叔的王妃是出身博陵崔氏的贵女,是崔弘度的妹妹,还是他的堂弟杨昭的王妃的亲姑妈。

因为崔氏毒害了丈夫杨俊,因此真相揭破后,时封河南王的杨昭要同自己的妻子小崔氏和离,她那一支的女性婚姻也多有受到影响的,旁人与她们那一支深交的也少了,真可谓是一个人影响了一个家族的未来!

当然,现在先不说秦王妃崔氏还没入选、秦王还没回来和她成婚,就连小崔氏的丈夫河南王杨昭都还没出生呢!

但是,作为杨广长子的杨昭,他离诞生在这个世上的时间不远了。

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晋王杨广长子杨昭于大兴宫降世。

在杨勇被废之前,长宁王杨俨是众望所归的皇孙、未来的太子,但是当杨勇被废之后,取代他的就成了他的堂弟杨昭。

事实上,和杨广相比,杨俨并不是很嫉恨杨昭,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

作为孙辈的杨昭虽然受宠,但是和他父亲比起来,他还不够看。

但是作为太子长子,未来还有将近二十年可以利用的杨俨,却能以孙辈的事情做更多的事情。

君不见,后世的明朝有好圣孙之语,即使父亲作为储君不受天子的喜爱,也有可能报住自己这一脉的继承权啊!

更何况


第96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