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实在是太远了,战略价值只有在它可能失去的时候才能得到体现,所以,和上次战争爆发时一样,这次帝国同样没做好准备。因为,没人知道,中国人什么时候会打过来,而帝国却不可能一直在那里驻扎庞大数量的军队。
至于西南,他已经派参赞应格兰去了昆明,可惜,得到的结果是张蜀生身体不适,让参赞等候一些时日。当蓝普生得到这个结果的时候,不禁失语,因为这和他之前拒绝见蒋介石的外交官顾维钧的理由完全一模一样。
中缅边境,瑞丽一带。
丁伦是缅甸边境小地方腊戍的村民,经常带着缅甸丛林里的山货或者石头来中国。对于他们来说,跨越国境只需要一张中国边防机关签发的证明。
作为一个靠山吃山货,靠山吃石头的缅甸人,缅甸腊戍通往瑞丽的这条贸易线就是他的生命线。
缅甸人只有名而没有姓,从小时候,别人还叫他‘貌丁伦’的时候,他就和那些叔叔伯伯们一起来中国这方做生意,不过那时候,中国这边的村镇和缅甸没有什么区别,除了人多一些外,都是木房子,破破旧旧的。
然而,这些年,他见证了中国边境城市瑞丽的飞速崛起,而这个时候,他已经被人称作‘郭丁伦’了。从当年的小孩‘貌丁伦’,变成了同辈人口中的郭丁伦,是个成年人了。从当年只能用小背篓背两块石头,到今天能挑一大筐山货,或者一大背篓玉石『毛』料了。
中国人先是提出了边境的概念,随即这里出现了军队的哨所,中国人并没有蛮横地改变他们的贸易习惯,而是让他们去边防哨所领取临时通行证,这种证件的有效期只有来回两次,当天有效,虽然麻烦了一点,但持有这种证明的人却不会遭到那些看起来威武无比的中**人的任何刁难。
接着,他发现中国人的村子开始修学校了,那些以前满村子跑的小屁孩渐渐地看不到了,都跑到教室里坐着,据说是上学念书了,听说他们每顿午饭都是免费的,这让丁伦羡慕不已。
回头看看身后跟着的小儿子,**岁的光景,已经背上小背篓,装着山货跟自己跑边卡了。
再后来,中国人的村镇开始繁华起来了,修房造屋的事情也多了,甚至还有人开始修建马路。听说对面的中国人,家家户户都能种上一种神奇的水稻,但缅甸人即便是从稻田里偷一把回去留作来年的种子也没有用,因为第二年,这些种子大半都是稗种了。
他甚至去过一次瑞丽,那里已经有四五层高的小楼房了,让她有一种身在梦境的感觉。
随着中国西南逐渐富裕起来,边境贸易也越来越发达。勤劳的缅甸人从缅甸一方源源不断地将土特产,木材,玉石『毛』料,甚至是『毛』皮,宝石等等,源源不断地送到中国。
而在中国,他们甚至可以在边境小乡场上买到火柴、钉子、小孩子喜欢的气球、肥皂、甚至是猪糖果等等。缅甸一边的边境村落乡镇,一无所有,即便是小杂货店里摆的商品,也全是从中国这边买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