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士兵同人]铭刻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12245/3.html

成战斗准备:共集结了4个野战军、3个地面炮兵师和高s,he炮兵师,3个铁道兵团、1个通信团、1个防化团、13个航空兵团外加6个大队全部进入待命地点。空军、高炮和导弹部队同时完全战术部署。海军在川岛以西各港口集结各型舰艇120余艘,作战飞机170余架。

而战后,据《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工作总结》中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广西、云南参战解放军、支前民兵共牺牲6954人,伤14800多人,而越南国防部越南人民军报告中则称,中国军队伤6万余人,死亡2万人。

而那之后的局势发展状况,正如高建国预感的那样,战争,并没有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  ps:广州军区某师副政委林凤云、副师长越连玉分别于1979年2月17日、3月(具体日期不详)战死,是中越战争中,中国军队中战死的职务最高的两位军官。

☆、第四节

第四节

在那段部队休整期间,高建国一直在思考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虽然,他只是个小小的营长,但自幼所生长的环境让他对国内□□势格外敏感,这也是家庭带给他的一种优势吧!

高建国的父亲,高允文,出身于东北一个小地主家庭,学生时代见国土沦丧家园尽毁愤然投笔从戎,先后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又辗转曾东北华北军区,后定居北京。高建国是他的第二位妻子所生,他的原配在战争时代去世,第二位妻子是女中学生,对革命政治等有相当不错的大局观,因此在子女教育上,她抓的非常严格。

高建国至今仍记得,他十六岁时自四中毕业,母亲在他的前途问题上与父亲展开的激烈争论,在当时大环境下,母亲立主他升大学,不准他如大院中的其他男孩子一样进部队,于是高建国算是非常幸运的在1965年成为哈工□□前的最后一批大学生。

毕业后他进了部队,到了这边军区,他被派驻到当地大学革委会,当了一名军代表,在大学校园里,他利用自己军人的身份,保护了不少大学老师,这些事为他将来的发展起了不少好的作用,当然,在这个时期,还没有人能知道这一点。

动乱结束后,他被调到基层连队任职,两年下来,也算是练兵有点成效。

然后,战争在动员期间,他被调入侦察营,先是代理营长,到了战争开始时,他就正式任了营长。

这在当时,他也算是年少有为的典型了。

1979年4月的时候,中越双方第一次交换了战俘,双方在友谊关外侧的零公里地界上,由国际红十字会见证,中方向越方交还了200名战俘,其中有不少是女人和老人,而越方则向中方交还了46名战士。

“我们对越方战俘的待遇可是不错的,可越方对我们的战士,每天只给红薯叶吃,还打我们的人。”

见到回来的战友们面带菜色,问过后才知道越方这样对待中方人员,战士们愤愤不平骂。

摇摇头,高建国也不由的我方的战俘政策有了稍许的不满,当然,他还是能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立出这种战俘政策的原因,但在感情上,毕竟是不太痛快的。

摇摇头,从议论的人群边走开,高建国点了一枝烟,靠在卡车上沉默的抽着。

他们营这一仗下来,除了牺牲、受伤、失踪的人外,也有被俘人员,这一次也在返俘名单内,所以他才会过来。

“最终,战争也不过是幻想的破灭而已!”

下了这个定论,高建国苦涩的笑笑,把烟掐灭。

“营长?”

有个声音叫了他一声,抬头,是王庆瑞。

回来部队调整人员,他在看名单的时候顺手把王庆瑞调到了营部当警卫员,这次跟着他一起来的。

“有事?”

“没什么。”

王庆瑞犹豫了一下,摇头。

看看他的表情,高建国笑笑,“是有事吧!”

看到营长的微笑,王庆瑞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那边,有个战友说,他是我同乡,他有好东西,让我过去看,结果……”他羞涩的笑了。

他有些害羞的表情让高建国了然的一笑,“西洋女人的照片吧!”

“啊?”

王庆瑞瞪大眼,惊讶的望着高建国,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知道。

好笑的拍了拍他的肩,高建国没有解释。

这些兵都只是些十八、九岁的孩子,除少数是城镇里的学生兵外,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在参加这场战争之前,很多人几乎都没有走出自己的村落,他记得,刚开战的时候他们营的战士还曾把越方民居里录音机当成□□小心查了半天,搞得几个带兵的连长哭笑不得,因为战士们在那之前没有都没有见识那些东西,就更别提什么□□裸的女x_i,ng身体。

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好多人对女x_i,ng的记忆,除了已方医护人员外,就是越方的女兵。

高建国知道,有一些小伙子们就是看到越方女兵光着身体跳出来时呆住而被s,he杀的。


第3节(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