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桌上摆满了各类古玩,有玉器,有青铜器,有字画等等……
小云拿起长桌上的两块牌子递给七位专家。旁边摄像机已经就位,梁思明拿起一块玉壁时,摄像机立刻给了一个特写。
梁思明将玉壁举起,放到摄像机前,会场前方的大屏幕上立刻出现了这件玉壁的影像。
给台下的众人展示之后,梁思明来到七位专家的面前,将玉壁交给他们,让他们一一传看。
待看过之后,专家便会举起他面前的牌子。这两块牌子,一块是“对号”,一块是“叉号”。“对号”代表真品,“叉号”代表赝品。
很快七位专家都看过了这块玉壁,对玉器有研究的四位专家,都纷纷举牌,给出了答案。
前面四位专家一个接一个的亮出了答案,全部是对号,苏韵坐在最后,当她亮出是对号的时候,台下传来了低低的议论声。
“还不错!”有人点头。
“有点意思。”
还有人说:“原来她是专攻玉器……”这也说得过去,刚才在介绍苏韵时,梁思明特意介绍她是苏毕升的女儿。苏毕升虽然没钱没势,但是年轻的时候名气很大,省城里古玩界的老人儿,没有不认识他的。
他的女儿懂得鉴赏玉器,也不是没可能。
这样一想,众人调侃的声音渐渐消去。
梁思明将这块玉壁交到苏韵的手里,示意她给点评一下。
苏韵接过玉壁,仔细地看了一看。
孟广庆看她不出声,以为她什么都不会,只是装装样子,不由得冷哧了一声。
苏韵没理他,身子略微向前倾去,清亮的嗓音便从麦克风里传了出来。
“华夏人尊玉、贵玉、重玉、爱玉、用玉、佩玉、玩玉,有说玉能镇邪,能避鬼凶;玉温润光洁,可修德养性;玉光剑气,吉祥之辉,悦耳之声。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其奥秘非言语所能穷。”
她将玉壁托在手里说:“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玉壁,是良渚文化?玉梳背。它的包浆自然、沁色优美,是一枚老玉壁。它的沁色是由外而内沁入玉内的,完全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的痕迹,是真品无疑。”
这件玉壁的主人,在台下问道:“苏韵小姐,我赞同你的说法。我也知道这块玉壁是良渚文化玉梳背。但是……有一点我不明白。良渚文化玉璧沁色多为雾状的灰白色。你看我这块玉壁却是流水状……这怎么解释?”
主人是一位大富商,叫张建国,他最爱收藏玉壁,对玉壁也很有研究。
对台上这块玉壁,显然也是查过大量的资料,但他一直都拿不准这件玉器的沁色,所以才拿来古玩鉴赏大会,寻求专家的指点。
苏韵看着他,认真地说:“您这个问题我也曾仔细地研究过。您也知道,古玉受沁,都是顺着玉器原有的裂缝沁进去,或是沿着玉质松的部位沁进去。”
“您的这块玉壁的沁痕,呈水流状,是因为玉质软硬部分,界限分明。软的部分受沁,硬的部分保持原样的现象。所以呈现出了流水状。”
那玉壁的主人,仍是摇头,表示不理解。
苏韵认真地看着他,说:“这么说吧,良渚时期的玉璧由于受切割工具的限制,所以……形制都不太规整……”
“哦?你是说因为这块玉梳背的切割不规整,才导致有的地方略薄,有的地方略厚?”
“对!”苏韵肯定道:“薄的部分受沁深,厚的部分保持原样的现象。所以呈现出了流水状。”
那玉壁的主人,见其他几位专家纷纷点头,这才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说:“原来如此……”
苏韵的话一说完,立刻引发台下一片哗然之声!
谁也没想到,她竟说出了这块玉壁的来历,还将细节说得如此透彻!很多人想不透的事,让她一下子就点透了。
她还说……关于这个问题,她也曾仔细地研究过……她才多大?十九岁而已!
难不成,她上初中,上小学就开始研究玉器了?
众人心中的惊骇程度,可想而知!
最为震惊的,莫过于孟广庆,他突然感觉自己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这小姑娘把话说得头头是道,不会是……真有本事吧?
孟广庆正皱眉沉思,就感觉台下有一双眼睛,冷飕飕地盯着自己。他朝台下看去,就看到长得非常英俊的年轻人在盯着自己。他黑眸深沉,眸光犀利,正是刚才跟苏韵坐在一起的李砚。
看到他那寒冰一般的眼神盯着自己,孟广庆只觉得后背冒出了一层冷汗。
鉴赏完这一块玉壁,梁思明又拿起的一只瓷碗。
摄像机又给了个大特写,梁思明拿着瓷碗在摄像机前,左右上下,各个方位都给展示了一遍,台下的收藏爱好者,纷纷议论起来,这瓷碗乍一看很精美、雅致,但是细看,处处是漏洞。连不懂瓷器的收藏爱好者,都能看出这件东西是假的……
有人说:“这东西……假得无与伦比了,也不知道是谁拿来的,太丢人了!”
“可不是……我玩钱币的,不收藏瓷器,我都能看出这东西假!”
梁思明压下底下的议论声,向苏韵抬手示意了一下。
这次,专家亮牌的顺序倒了过来,先由苏韵亮牌。
孟广庆心想,你最好亮个“对号”!
这么假的东西,你要是给鉴定错,那脸可就丢大了。他一副看好戏的表情看向苏韵。
苏韵给了个叉。
台下,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