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明皇[眷皇明续]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4) 目录 下一页(2/4)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11415/12.html

眼睛似笑非笑的望着自己,他立刻呵呵干笑两声,不再做白日梦了。

这场战斗并没有持续多久,毕竟朝廷的船只与火炮都比海盗的j-i,ng良数倍,在人数差不多的情况之下能拿下这座海岛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这批海盗都是亡命之徒,在这样的围攻之下还是有几艘船只乘隙扬帆溜走。

明军水师分了几艘蜈蚣船与六号福船这类速度快一些的船去追击,其他的船只则开始靠岸准备打扫战场。朱厚照听着传来的战报颇为满意,于是下令收兵。

船队中大部分的船只都将按原路返回,只有十来只海船将会绕过台湾岛,经巴士海峡做一次远洋航行,然后再让朱厚照他们一行人在浙江的舟山附近下船,接着走陆路返回京师。

巨大的福船渐渐驶离海岛,朱厚照有些失落的望着还在冒烟的战场,心中暗暗祈祷,最好接下来的旅程能发生点刺激的事情,自己出宫不易,就这样波澜不惊的巡游一场回去实在是无聊透顶呀!

第016章 遭遇风暴

事与愿违,他们一行十艘大船在绕过了台湾岛以后都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刚开始的新鲜过去,无聊的朱厚照只能每天待在船上研究火器图纸或者修炼,偶尔两人做一zu_o做的事情到也十分惬意。

这日,天空黑压压地天气十分不好,海面一片死寂,云层仿佛就在头顶,伸出手就似乎能够碰触到一样,听船长说下午或者晚上可能会有风暴,为了安全期间朱厚照只得早早的回到船舱中休息。

没有事情做的他只得拿着一本写海战的书进行研究,那日的海战总让他感觉有些不过瘾,这时代的炮弹多以实心弹打穿船体或者火箭烧毁船体为主,而很少以杀伤水手为目的,并且那些炮弹只要打入水中就白费了,让他有些想弄出一点更使用的炮弹。

若是有鱼雷可以y-in人,到时候……嘿嘿,想到那画面他不禁一阵y-in笑。

朱祐樘没有打搅他的思考,拿着一些出发时由厂卫传递过来的消息开始研究。这些消息尽管已经初步的进过了筛选,却还是涵盖了大明的各种社会动向,十分的杂乱。

去特地收集这些消息是他的吩咐,因为朱祐樘想要了解元宵节之后朱厚照发布的那些政令究竟对于大明产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影响。

他手头上的这些已经都是十多日前的陈旧消息,之前他不过是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如今无聊之时拿着仔细琢磨却意外的看出了一些端倪。

正德元年的元宵之后,朱厚照颁布了不少的新法令,毕竟是新皇登基又已经正式改元,新任皇帝对前朝的一些政策和法令进行修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新令中有不少都是朱厚照与朱祐樘探讨过一番之后,再与内阁进行商议制定出来的,倒也不算是十分出格。

不过在里面掺杂的一些朱厚照执意要执行的东西就比较让人费解了,甚至在朝中引起了一番震动,似扔谥旌裾盏氖┭棺钪彰闱客意颁布,但是还是引起了官员们的激烈讨论。

这些法令最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对于外国人的种种限制,也正是由于事不关己,内阁才会在犹豫之后通过。

法令中增强了沿海一带的市舶提举司的职能,不但只是掌发放船舶出海的公检、公凭,检查出海船舶及管理所辖口岸船只事宜,日后所有外国人进入大明朝都必须进行全面的疾病检查,取得市舶司下发的证明以后才可以在公共场合行动;

另外市舶司下设立督饷馆可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抽银或征收一定份额的实物税,作为朝廷的赋税收入。

同时法令中还对外国人进入大明学习做了十分严格的规定,以往有不少的琉球、安南、日本、朝鲜等地的留学生可以直接留在京师自由的学习各种大明的知识。可是朱厚照却规定,今后除了语言以外,非大明朝的外国人想要学习任何技艺都必须与其师傅一起在当地衙门备案,通过申请以后才可以学习。

尤其是医、道学、玄学、武技等这些大明独有的技艺,甚至严格到对于每年每个国家的学习人数都做了规定,可谓是严苛至极。任何大明人敢私自传授技艺给外国人,一经发现便是死罪。

甚至朱厚照还规定了日后属国上贡必须有一个最低金额,上贡物品低于这个金额者不予接见,不属上贡。朝廷按照上贡物品的折现金额来进行赏赐,单单这一点就引起朝廷上下一阵轩然大波,认为有损大明威严。

其他的就是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奇特规定,例如他下令所有在户部登记并且拥有户贴的人为大明国民,大明国民拥有自有传承的权利等等。

他还规定拥有各种特殊技艺却又找不到传人的人,可以去当地府衙申请保存技艺,朝廷按照技艺的价值进行评价,并按照评定的价值给与这些人一定的金钱奖励,同时技艺的评定价值决定这种技艺是留存在当地衙门或上报京师保存。

凡是由朝廷保管的技艺可由官府安排传承,每半年公布一些学习此技艺的条件,所有满足条件的大明国民在缴纳一定的费用以后便可以自由学习。

又比如他下令由翰林院整理一千常用字,并将无功名在身的书生分为五品,传授军籍、民籍和匠籍百人学会读写这千字者,经过当地里正举荐可以由官府颁发五品书生称号,教会千人者为四品,万人者为三品,三品以上必须由当地县丞、十名秀才和在籍国民举荐,通过者将可以直接


第12节(2/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