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士兵突击]少校的特种兵生涯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3/4) 目录 下一页(3/4)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ushu8.win/10599/13.html

谋长的马屁,抚慰了他暴躁的情绪。参谋长斜眼冷哼,拍得太生硬了,明显缺乏练习。

投影被打开,上面正播放着巴方强攻时的录像。

朗朗晴空之下,一架波音737停在空荡荡的机场西侧,所有的窗户都被遮光板挡了一半,这样既不耽误恐怖分子观察外面,也阻碍了军方远程狙击手的发挥。

两架客梯车载着倾斜的金属长梯缓缓驶向被劫飞机的前后门,长梯上各站了十多个荷枪实弹的特种兵。防弹衣和防弹头盔都装备齐全的恐怖分子打开机门,隐在门边,向外扫s,he着子弹。两个门,至少两把机关枪,火力很猛,巴方军人靠着长梯倾斜的角度遮挡子弹,偶尔冒头往机门处打两梭子。

客梯车在一步步逼近飞机,恐怖分子有所警觉,于是重重关上了门,很快又打开,两个人质被推出来堵在门口。

录像没有声音,距离也比较远。观者既看不到人质惊慌的表情,也听不到他们恐惧的喊声。但那一瞬间,所有人的心都揪住了——

一个巴方军人没收住手,子弹从枪口逸出,噗,打在人质身上,一丛血花ji-an起,轻飘飘地落到机外。很快,他身后的恐怖分子仿佛生怕那血ji-an到自己身上一般,将人质往外一推。

“啊!”连老a们都忍不住叫出声。飞机舱门离地面的距离可不短,近乎两个成年人的高度,不然也不至于会需要专门的梯子上下。那人质不知是死是活,被这么直挺挺地一摔,纵然之前还有口气,现在也有很大风险脑袋着地直接身亡。

“这群狗 r-i的!”众人无不义愤填膺。

巴方冲锋队居然这样还不收手,希冀继续进攻能打垮恐怖分子的心理防线。但很显然,面对手握上百人质且灭绝人性的恐怖分子,他们只要还有一点良知,就没有办法不失败。

参谋长极其严肃:“这群恐怖分子是无差别攻击,甚至连巴基斯坦人也不会被放过。他们随时可能为了示威等理由处决下一个人质,为了避免中国籍乘客再一次陷入危险,我们必须要快!

“所以这次的行动代号就是——闪电!”

靠,真是俗烂到家的代号名称。所有人都在心里默默吐槽。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闪电的行动计划。”

任务分配很快进行下去,袁朗看了看自己的手表:“还有四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大家抓紧时间赶紧休息吧。”

运输机是没有办法好好休息的。他们主要用来载军事装备,大到战车,直升机,小到火箭炮,一些救护设备,留给人的位置本来就不多。这次行动倒不用那么复杂,两边政府关系好,一个电话就能获得对方的援助,所以也就有更多的空间的能载人。但所谓的空间也不过是能有个抱腿坐的地儿罢了。

袁朗和参谋们还在不停地和地面做沟通,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情况。因为时间紧迫,他们迄今为止得到的信息很不充分,不清楚恐怖分子的具体装备和武器,不清楚周围的布控环境,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对象是不是还全须全尾地活着。这些都只能在到达后的第一时间和对方完成沟通,再见机行事了。

当日北京时间22点0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军用运输机抵达巴基斯坦□□共和国卡拉奇市,着陆在真纳国际机场三公里外的一块空地上,这是为了避免引起恐怖分子的警觉。

一排车辆已经停在空地附近,载着他们前往机场。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然而,他们刚刚到达,就听到一位巴军上校在正在大声地嚷嚷着些什么。袁朗看吴哲脸色有异,便问他:“这人说什么呢?”

吴哲缓缓道:“他拒绝让我们参与此项任务,认为这是对,特种勤务大队,巴基斯坦唯一的特种部队。

上校对面的政府官员看到中国军队已到,有些尴尬地打断了对话。那上校察觉到异样,怒气冲冲地转过身来。只见他身材高壮,肤色较浅,双颊微凹,眉头紧皱,留着当地男性常见的大胡子,但络腮上剃得比较干净,只留隐隐的胡茬,有种不同一般巴基斯坦人的干练有型,杀气腾腾。

老a们都不自觉地挺直身材,免得落了下风。

“no. 25”袁朗突然开口,用英语问。

那上校愣了一下,双眉纠得更紧,迟疑片刻后才道:“no.6”他的英语带着浓浓的印巴口音。

“好久不见啊,”袁朗似笑非笑:“你个傻x!”前半句尚是英语,只不过同样带上了浓浓的印巴口音。后半句骂架则直接用当地的乌尔都语骂的,地道得不能再地道。周围一片巴基斯坦人瞬间变了脸色。

吴哲悄悄跟齐桓道:“这人又要作妖了。”

齐桓警惕地看着对方的表情,追问道:“需要准备战斗吗?”

“呃……”看他那跃跃欲试的模样,吴哲扶额,这也是个不省心的。

此时,25号上校脸色红了又青,泄愤般回骂了一句:“我艹你妈!”说的中文,还带点儿西北口音。

说实话,这场面有些荒唐。坐了六个多小时飞机到达了遥远的异国,一个和你相貌全然不同的当地人,用着你最熟悉的语言,说了一句你最熟悉的话。即使是骂人,多多少少也有几分亲切。

场面称不上剑拔弩张,不过到底有些诡异的冷场,巴方的政府官员和张政委立马如临大敌,纷纷开始做思想工作,防患于未然,用着各自的语言:

张政委说:“这可是我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要注意


第13节(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